中丹两国科学家证实黄种人早期从亚洲迁徙到美洲——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中丹两国科学家证实黄种人早期从亚洲迁徙到美洲
2010年02月11日 18:0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自然》杂志2010年2月11日封面为Saqqaq古人模拟头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中新社深圳2月11日电 (记者 郑小红)由中国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和丹麦哥本哈根大学联合创建的中丹基因组联合中心,近日完成一例古人类全基因组的深度序列测定和解读工作。这一历史性成果以封面故事发表在2月11日出版的国际顶尖科学期刊《自然》上。

  该论文中的古人类样本来源于一个被称为Saqqaq的人类群体,约在4750年前至2500年前居住于地球北极附近的格陵兰岛,其后灭绝。

  数年前,科学家从格陵兰岛永冻层中发现了一名约生活在4000年前的Saqqaq古人的头发样本,随即开展了各项研究工作。

  2009年,中丹两国科研工作者成功从该头发样本中提取出细胞核DNA碎片并进行了测定。经过艰苦的组装和序列分析工作,证明来自格陵兰岛的Saqqaq古人的遗传信息比公认的美洲原住民(主要是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同属黄种人),更加接近于现代东亚和西伯利亚人群。

  该研究以强有力的数据证明,在现代美洲原住民迁徙到美洲之前,还有更早一批黄种人群体经西伯利亚迁徙到美洲,为这一人类演化历史中的重大问题提供了根本证据。

  非常有趣的是,科学家通过对其基因组序列的仔细分析,推断出这一4000年前古人类应该具有在亚洲人中常见的A型血、褐色眼睛、浓密的黑发和较干的耳蜡,同时很有可能是一名秃顶男性。《自然》杂志当期封面正是据此模拟出的Saqqaq古人头像。

  据了解,深圳华大基因与丹麦的大学及科研机构从2000年开始,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科技合作成果。特别是近两年在中国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双方已在人类胃肠道微生物宏基因组,人类代谢疾病等方面的合作取得了优异的成果,2009年11月成立的中丹基因组联合研究中心成为中丹科技合作的里程碑。

  该中心11日在此间表示,今后不仅要继续开展多层次的科研合作,而且将整合哥本哈根大学世界一流名校的教育资源与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的科研优势,以科研项目为基础每年联合培养数十名硕博连读研究生,其生源将主要从中国内地的申请者中选拔。完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