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北界线提出者谈初衷:希望关注气候粮食问题——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新南北界线提出者谈初衷:希望关注气候粮食问题
2010年05月18日 05:44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你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接受这样的发问。大多数广东人则普遍认为广东以北的地方都属北方,而湖南、江浙一带则认为长江以北才算北方。似乎在每个国人心中都有一条模糊的南北分界线。

  早在1908年,中国地理学会首任会长张相文提出以“秦岭-淮河”为界划分南北,在此后的近100年时间里,一直沿用。

  近日,一条新的南北分界线提出:兰州大学陈全功教授等人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的数字评估,完成中国南北分界带分布图,首次对中国南北分界给出了定量、定位,涉及7个省的130个县(市),总面积约145500.74平方公里。

  事情的关注度之高完全超出了陈全功的意料。他不得不接受网友的“拍砖”:“南北本来就是一个相对和模糊的概念,此举没有意义”。

  从学术上来说,“近年来,关于中国南北分界的争论很多,这一地学难题引起人们高度关注,学界应该有所跟进。”,作为兰州大学草地农业方面的专家,陈全功道出初衷:“其实,我们一直在做中国农牧交错带的研究,农牧交错带向农区‘南移东进’,这意味着该地区的气候在变热、变干,草地扩大,农地、林地缩小。气候变异造成的生产力下降将会导致荒漠化。一想到东北粮食主产区的荒漠化,这种前景确实令人揪心。希望借助对南北分界线关注的热度,关注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文、图/本报记者 杜安娜

  记者:这次南北分界有什么不同?

  陈全功:此次分界大致沿张相文先生和当代学者指出的走向与区域分布,涉及四川、甘肃、陕西、湖北、河南、安徽、江苏等7个省的130个县(市),最窄处约26.42公里,最宽处约195.41公里,总面积约145500.74平方公里。

  在中国南北分界带上,顺经度各段中点的连线,可称为南北分界线。此线的走向为,西起四川省的平武县境内(E104°15′,N32°18′),经甘肃省的文县、康县,陕西省的略阳县、洋县、旬阳县,湖北省的郧西县,河南省的西峡县、新野县、汝南县,安徽省的阜阳市、蚌埠市(北距蚌埠市区约4.67公里),江苏省的泗洪县、淮安市(北距淮安市区约5.68公里),东至射阳县的海滨(E120°21′,N34°05′),总长度约1666.28公里。

  这是我的学生谭忠厚硕士依据《中国生态建设与草业开发专家系统》和《地球科学数据共享网》提供的气候、地理、人文等方面的数据(年均温、年降水、年积温、湿润度、月均温、无霜期、相对湿度、海拔高度、水旱田比例等),逐点计算适宜度,制成的《基于GIS的中国南北分界带分布图》。

  分界意义

  没有局限于“带”,而是将“带”细化延伸到了“线”

  记者:不少人问,兰州大学地处西北,为什么要关心“南北分界”、“农牧交错”。您当初做南北分界研究的原因是什么?

  陈全功:中国南北分界的研究一直是中国地学界最重要的研究课题。2009年,为纪念中国地理学会成立100周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协同中国地理学会,发动全国的地学工作者,评选中国境内100年来最有价值的地学大发现。最终,精选出“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共30项。其中名列第一者,即是“1908年,张相文首次提出秦岭—淮河线”,并评价说“秦岭—淮河线的提出,首次正确界定了我国南北方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对于认识我国自然地理规律和指导农业生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张相文从自然地理分区的角度出发,在其所著的《新撰地文学》中指出“北带:南界北岭淮水,北抵阴山长城”,首次提出“北岭淮水”为我国的“南北分界线”。当时,与南岭相对应的北岭,即是现在的秦岭。

  但这在实际中很难实现。因为秦岭不只是东西向一字排列的众多山头,而是南北纵横数十、数百公里的庞大山系;淮河,尤其是淮河下游,已难寻滔滔主流,所见的只是南北数十公里的水网。有人指出,以“秦岭—淮河”分南北有两大迷雾,“秦岭不知分南北”,“淮河找不到自己的家”。

  其实在长达近100年的历史时间里,南北分界一直存在争议。

  记者:中国历史上有南北分界的传统,您怎么看待南北分界的意义?

  陈全功: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北方”与“南方”这种有特指意义的称谓,来源可谓久矣。春秋战国时,齐国晏婴使楚,就有“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为枳”的争论,说的是南、北地域的不同,形成了物种之间的差异。

  西晋、北宋时的“衣冠南渡”,除涉及政权的更迭外,更涉及全国范围内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及至近、现代,“南方”、“北方”的说法,已屡见于官方文书和各种出版物;“北方人”、“南方人”的称呼,更频现于民间的社会交往中。

  但“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究竟在哪里。当时,在一般中国人的心目中,它似乎应当是在江(长江)淮(淮河)之间。

  当代学者多认为,“淮河—秦岭”不单纯是“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而是“中国南北地理气候分界带”(简称“中国南北分界带”)。此带从海滨到江苏淮安,再到河南信阳,直到陕西的安康,长约上千公里,宽约数十公里;此带的南北,其自然条件、地理风貌、农业生产方式、生活习俗等,都有着明显的不同。

  但这都只是一种笼统的说法。“南北分界”的划分标准是什么,有怎样的属性,是只具有自然属性呢,抑或是自然和人文属性的综合;“南北分界”究竟是“一条带”呢,还是“一条线”,“带”有多大的面积,“线”呈什么样的走向,这些都没有明确的表述。

  记者:有人说这是对南北分界的重新定义,您怎么看?

  陈全功:这是误导。实际上,我们的工作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我们讲“基于GIS的分布图表明,中国南北分界具有自然(气候、地理)和人文的综合属性,大致沿张相文先生和当代学者指出的走向与区域分布”。这应当是一种继承。

  我们的创新是科研方法上的创新。逻辑推理是古代科研工作的核心工具。科学实验是近代科研工作的核心工具。模型方法则是现代科研工作的核心工具。通过模型的模拟,可以在时间上反映出事物的发展过程,可以在空间上反映出事物的分布规律,更可以给出数量化的结果。用文字、图表进行描述的方法,就很难做到这些。给不出定量、定位的结果,可能是造成本次“中国南北分界”大争论的重要原因。

  3S技术的发展,已能在GIS的平台上,将不同格式(栅格、矢量、文本、图片),不同的时间(历史、现实、将来)的资料制成多个层面,在专家系统(专业知识规则)的指导下,基于栅格点进行运算、分析和显示,我们称之为GIS表述。

  由于使用了GIS表述的新方法,我们的中国南北分界(包括分界带和分界线)的研究,首次给出了定量、定位的结果。这是科研方法上的创新。

  记者:这次南北分界对普通居民来说,有什么意义?

  陈全功:打一个很简单的比方,南北分界线两边的气候差异是很大的。一种农作物在南边或许能生存得很好,但在北方却会大量死亡。我们的模拟结果对当地居民盖房子都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参与互动(0)
【编辑:朱鹏英】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