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干部公选着重综合领导能力 群众评委可提问——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北京干部公选着重综合领导能力 群众评委可提问
2010年05月30日 09:08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报告评委,应聘市发改委副主任的6名考生已经做好准备。”“请入场。”

  昨天上午10时,北京会议中心的38个考场中,参加本市2010年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局级职位面试的227位考生,大多数不再像往年一样“轮流过堂”,而是按照所报考的职位每6人一组,开起了圆桌会议。

  开放形式

  首次引入无领导小组讨论

  应聘市发改委副主任职位的6名竞争者五男一女列队入场,围坐在摆成三面的会议桌前,7位评委与应试者保持一定距离坐成一排,都能看到每一个人的表现。

  “上午进行的是无领导小组讨论测试。首先请每位成员用5分钟简要阐述自己的观点,然后进行半小时的自由讨论,最后确定你们小组的观点并推选一名代表进行3分钟总结陈述。你们阐述和讨论的过程中,评委将不再提问。”主任评委简要介绍了考试规则,就把考试的自主权交给了6位考生。

  本市今年在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局级职位面试中,首次引入了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新模式。每位参加讨论的考生提前15分钟拿到一份材料,上面列举了某大城市发展中面临的交通拥堵、教育发展不均衡、历史风貌保护与城市建设、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布局调整、人口规模膨胀与资源环境约束、生态环境质量、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百姓看病难看病贵、自主创新能力不强9大问题,他们要通过讨论从中选出4项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按照重要程度排序,最终达成一致。

  “我个人对9个问题的排位和看法是这样的,首先是人口规模膨胀和资源约束,其次是城乡发展不均衡……”记者在现场看到,每位考生在发言过程中都比较清晰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桌上的倒计时器会在还有一分钟的时候进行提示,6位考生在独立发言中,不约而同地把“人口规模膨胀和资源约束”放在首位,但其后三个问题的选择各不相同。

  自由讨论中,2号考生先声夺人,提出首先确定解决问题的规则和方法,6号考生随即提出采用表决的方式寻找答案,4号考生紧扣自己的论点展开阐述,3号考生在讨论中及时修改自己的观点以便达成共识,5号考生对前面考生的观点加以分析归纳,1号考生认真倾听队友观点并及时跟进……有交流、有问答、有争论、有改进、有共识,半个小时的热烈讨论即将结束,大家到仅剩半分钟的时候达成了一致。

  “这种无领导讨论的面试形式十分新颖,以前企业招聘经常采用,我在机关工作还是第一次参与,感觉自己表现还不错,这种体验很有意义。”刚刚结束面试的一位考生深有感触地说,总体感觉这种面试形式更注重考查人的沟通和交流能力,考官不光听我们说的,也在看我们的综合表现,每个人在讨论中很自然就确定了自己在团队里的位置。太咄咄逼人了不行,太随波逐流也不行,我想这就是做领导需要的素质吧。

  开放内容

  半结构化面试群众评委首次提问

  下午的半结构化面试在本市局级公选中也是首次采用。7位专业评委和15位群众评委组成评委团,共同为一个局级岗位选才。

  考生一进考场,首先面对的就是20多人的“强大”评委阵容。用一位群众评委的话说:“心理素质差点儿的考生,看见这么多评委就是个考验。”

  与以往的结构化面试不同,半结构化面试中只有第一个问题是事先安排好的必答题,其他都是由评委根据考生履历、工作情况、临场表现和职位要求等因素现场提问,群众评委和专业评委均有权发问。本次半结构化面试的必答题是:“你认为局级职位所应具备的素质主要有哪些?请结合你自身情况谈谈对所应聘职位的优势。”

  15位群众评委中有3位分别是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10位是本次招聘单位的干部群众,还有2位是招聘单位的服务对象单位代表。他们提出的问题既有高度的开放性,又紧密结合了相关职位的工作实际,使面试考查与职位特点结合得更加紧密。

  一位考生曾经在农村基层乡镇工作多年,引起了来自区县发改委群众评委的兴趣。评委希望考生现场为他所在区县的“十二五”规划制定列出重点,考生认真记录问题并思考三分钟后才谨慎回答。另一位评委则结合近期热点,请考生分析房价与CPI的关系。考生从市场和政府管理这两方面作答。

  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不断改革完善考试方式,目的就是全面准确了解把握考生的基本素质能力,着重测试考生的综合领导能力,选出与公选职位匹配度最高的人才。

  据介绍,面试结束的第9个工作日后,北京公招网将公布面试总成绩、考试测评综合成绩、组织考察等事项。

参与互动(0)
【编辑:卢岩】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