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公共景区资源岂能“富贵化”?——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海南日报:公共景区资源岂能“富贵化”?
2010年06月11日 11:03 来源:海南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2002年,杭州市把“建设环湖绿地,实现还湖于民”列入为市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一。但如今“还湖于民”却走了样,西湖景区环湖一带有许多名胜古建“可望而不可进”,一些绝版风景的场所摇身成了高档“会所”,成为权贵的后花园。(6月10日《新闻晚报》)

  西湖是政府投巨资改造的,花的都是纳税人的钱,它的每一寸岸线、每一块绿地、每一处设施、每一处景观,都是公共资源,理应让市民和游客共享。但西湖景区公共资源“富贵化”,一方面说明政府管理中还残存景区本身就应该是“摇钱树”意识,而不是公益性、共享价值和文化内涵。如同不少地方大肆提高风景名胜的门票价格一样,完全抛弃了公共资源本该承担的社会职责和公益角色。诚然,西湖景区现在是对公众免费开放的。杭州市十分重视满足普通游客和百姓对西湖景区的低消费需求,但现在百姓不能进出的“会所”大量出现,显然背离了杭州市巨资改造西湖的初衷。

  实际上,公共景区成为权贵的后花园,并不只是表现在高档“会所”占景区这一层面,据媒体披露,香山、华山、庐山、泰山和白云山等绝大部分风景名胜地,都兴建了不少高档别墅项目。而最新的报道说,云南洱海也正遭受破坏性的开发,美丽的情人湖被填埋开建高级别墅群。然而,公共资源成为开发商牟利的噱头、富人独享的“私有园林”,无疑是在破坏社会公平,更令人痛心之处不仅在于公共利益的被掠夺,还在于公共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被毁坏。

  归纳起来,景区之所以成为让某些权贵玩于股掌之间,一方面是许多地方也都在有意无意地混淆政府行为与市场行为的边界,把本该由政府承担的公益性责任推给了市场。像西湖环湖沿线50家高档“会所”的出现,肯定有“看不见的手”在助推。另一方面,有些地方想当然的认为公共景区为当地政府所有,并不认为公共景区为全民所有,导致政府决策时忽略公益性景点的资源属性属于全民,导致某些景区沦为权贵的后花园。

  然而,风景名胜区等公益性景点是构成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历史底蕴、文化品位与形象魅力的依托与基础。其承载属性主要是文化资源而不是经济资源,尽管它具有文化价值派生出来的经济价值。因此,文化独特而深厚的西湖景区名胜古建不能被权贵独霸。(沈峰)

参与互动(0)
【编辑:马学玲】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