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外报:改革是促成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唯一道路

2013年05月28日 15: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5月28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28日刊文指出,任何一次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通过改革而促成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成为唯一的道路。只要改革的策略得当,任何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

  文章摘编如下: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改革。中国的改革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历程。这三十多年“从何而来?”的历史说明了几个重大的问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改革是可能的。并不是说每一次重大的改革没有经历任何困难,一帆风顺。但改革已经走过来了,证明无论怎样的困难,只要改革的策略得当,都是可以克服的。

  其次,改革要确立一个方向。就未来来说,改革就是要回答“到何处去?”的问题。一旦大方向确立,那么体制就可以动员起来,来达到既定的目标。

  再次,改革要找到突破口。改革最理想的状态就是所需要改革的各方面同时推进,达到平衡的发展。但在现实生活中,这仅仅是个理想。任何改革都需要找到一个突破口。也就是说,改革是在不平衡中进行的。实际上,各方面不均衡的发展本身就是改革的动力。在过去的三十年中,中国改革者推进改革的主要策略是“先易后难”。“先易后难”就是找改革的突破口。不过,要意识到的是“易”并不是说不存在困难,“难”也不是说不存在克服困难的手段。

  从经济发展层面,因为有前面的改革,包括内部体制改革和外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发展维持在一个很高的速度,多年达到了两位数的高增速。即使2008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也并没有对中国经济产生致命的影响。

  十八大产生的新一届领导人又开始强调改革。只有通过改革才能解问题,也只有通过改革才能找到新的增长和发展动力。

  国际经济大环境方面,世界经济结构仍然严重失衡,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美国和欧洲仍然深陷经济危机。虽然最近美国有复苏的迹象,但其复苏的基础并不牢靠,因为美国国内的经济结构失衡依然存在。尽管从长远看,美国的体制可以通过创新来找到新的发展路径,但需要很长时间。欧洲的情况更为糟糕。无论是体制改革还是创新能力,欧洲远比美国的能力低下。这就是说,欧洲脱离危机需要更长的时间。同时,中国的周边环境形势面临着不确定性。

  从经济发展本身的规律来看,中国经济也已经处于一个大转型阶段,即从前面的高速增长过渡到中速增长阶段。中国经济已经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阶段。随着经济体的扩大,经济增长必然缓慢下来,不管有无其他因素(例如危机)的干预。从高增长过渡到中等增长是必然的。从各国经验来看,这个过渡处理得好不好决定了中国经济是否可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中国是否可以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说,对国家的发展来说都是关键的。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也是唯一能够防止中国进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手段。

  随着促成经济高速发展的因素的消失,通过改革而促成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成为唯一的道路。因此,中国新领导层提出了“改革是最大的红利”的概念。(郑永年)

【编辑:王栋】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