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澳报:“嫦三”把中国推到月球科研活动最前沿

2013年12月03日 16:2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12月3日电 《澳门日报》3日刊载社论《嫦娥抱兔揽月凝聚中国梦》指出,中国正逐渐成为全球科研大国,一大批科研成果刷新了中国整体科技面貌,航天更是其中强而有力的支点,其巨大的价值和意义毋庸置疑。“嫦娥三号”软着陆是中国最终实现航天员登陆月球的重要一步,它将把中国推到月球科研活动的最前沿。

  文章摘编如下:

  “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并准确送入地月转移轨道,正式开启中国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之旅。这是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迈出的最新步伐。实施探月工程,是中国着眼战略全局和未来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是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工程之后,中国和平探索、开发、利用太空的又一重大航天活动。

  月亮在中国人的心中有着美好的寄托,因月亮的神秘而生探究的梦想,因美好而生相见的希冀。从古至今,我们的先辈把多少美好的情感和梦想,倾注到月亮身上。其中不乏无尽的思念,极致的赞美,强烈的向往,千百年来形成“中华文化”的瑰宝。月球,早已为中国人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其中,“嫦娥奔月”正是千百年来国人关于月宫种种美丽想象的凝聚。

  “嫦三”奔月是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战略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5天之后,经过38万公里太空旅程的“嫦娥三号”将抵达环月轨道。如果一切顺利,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将在12月中旬登陆月球,中国可望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独立自主实施月球软着陆的国家。

  如今登月这个夙愿,将通过携带玉兔月球车的“嫦娥三号”探测器实现了。虽然这还不是中国人亲临月球,但毕竟是中国人的“信使”,是中国人送给月球的第一份值得纪念的礼物,也是中国人能否登月的关键。

  事实上,包括“嫦娥一号”在内,近年各国发射的月球探测器多以撞击的方式结束对月球的探测,此次中国以软着陆的方式开展在月面巡视活动,标志着在世界这一轮重返月球的探测热潮中,中国与起步水平相近的国家相比,步伐更快一些,胆子更大一些。尽管“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此前对飞往月球的路径已经先期做了成功探索,但嫦娥三号的飞行程序设计更进一步,难度和风险也大了许多。

  当然,航天是充满风险的事业,登陆月球探索更是如此。迄今为止,人类共进行了129次月球探测活动,成功率仅51%。对于“嫦娥三号”来说,实现成功发射仅仅是太空长征第一步。

  “嫦娥三号”要在近月点15公里处以抛物线下降,相对速度要从每秒1.6公里逐渐降为零,过程主要靠探测器自主完成,人工干预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距月面100米处时,探测器要悬停对月面拍照,避开障碍物,寻找着陆点。

  然而,在接下来的征途中,“嫦娥三号”各个系统大量新技术和新研产品,还要经受一系列月面软着陆、分离、月地遥距操作、月面生存等多项充满挑战的考验。正如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所言,“嫦娥三号”发射任务的主要环节是近月制动、变轨、软着陆和两器分离,其中软着陆即“落月”是最重要的考验。

  中国近年的航天成就相当耀眼,与载人深潜、超级计算机等重大科技专项一样,靠的是自身的努力以及创新精神,中国正逐渐成为全球科研大国,一大批科研成果刷新了中国整体科技面貌,航天更是其中强而有力的支点,其巨大的价值和意义毋庸置疑。“嫦娥三号”软着陆是中国最终实现航天员登陆月球的重要一步,它将把中国推到月球科研活动的最前沿。

【编辑:王栋】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