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日华报:中日对立难排除美国因素 中国需增实力

2014年02月13日 11:2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2月13日电 日本新华侨报13日刊文称,解决中日关系的根本路径在于中国综合实力的提高。中日关系正在面临着风雨。但是,我们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

  文章摘编如下:

  2010年10月,中日在钓鱼岛海域发生撞船事件,日本第一次凭借所谓的“国内法”逮捕了中国船长。2012年9月,日本民主党政权的野田佳彦首相悍然宣布对钓鱼岛实施所谓的“国有化”。2013年12月,日本自民党政权的安倍晋三首相冒天下之大不韪亲自参拜靖国神社。

  中日关系,你到底怎么了?

  中国和平崛起令日本无法接受

  中日两国民众牺牲了几千万生命换来的和平,真的要重新毁于战火?中日两国老一辈政治家凭借高度的政治智慧和大局观构筑的两国关系的基础,真的会在日本战后新生代政治家手中被摧毁?造成今天中日关系“对立”的深层原因,究竟是什么?

  回望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亚洲历史上还是在亚洲地域上,从来都没有出现过“两强并存”的局面。当大唐“诗仙”李白“半口可以吹出一个盛唐”的时候,邻国日本派出的是一批又一批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到中国学习的“遣唐使”。那个时候,是悬殊巨大的“中强日弱”。

  1868年,日本实行明治维新,“富国强兵”,其结果是在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打败了中国。这是一场老师败于学生的战争,是一场形成“日强中弱”的扭转性的战争。从此以后,中日两国干戈时息,烽火时燃,一直到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战败投降,中国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之一,成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重新形成“中强日弱”的局面。

  从那以后,日本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在美国占领军的管控下于焦土上开始战后重建,终于在1964年举办了标志着“日本复兴”的东京奥运会,其GDP也超过当时的西德,跃居世界第二,再次形成“日强中弱”的局面。这就是造成今天中日关系“对立”的深层历史原因。

  中日对立无法排除“美国因素”

  今天,中日两国的矛盾集中在海洋权益方面。在南海有所谓的“航路自由”之争,在东海有能源之争,在钓鱼岛有领土之争,在冲之鸟有“礁岛之争”带来的领海之争。可以说,这种难以在短期内解决的海洋权益之争是造成中日关系“对立”的重要现实原因。

  更应该看到,中日关系从来不是一个单纯的两国关系,它一直处于中日美三角关系的框架之下。战后,美苏两大阵营陷入冷战,与美国结盟的日本被定位于亚洲反共的“桥头堡”,他们把中华人民共和国视为敌人。

  冷战后期,美日调整政策,为了对付共同的“战略敌人”——苏联,他们陆续与中国恢复和建立了外交关系。冷战结束特别是苏联瓦解以后,他们徘徊、观望,一方面把中国的发展看作是自己的机遇,另一方面又把中国的发展看成是一种“威胁”;一方面希望和中国建立“战略互惠关系”和“新型的大国关系”,另一方面又要遏制、防范中国,试图形成“对华包围圈”。可以说,中日关系中无法排除的“美国因素”是造成今天中日关系“对立”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外部原因。

  阳光总在风雨后

  面对如此矛盾、纠结、对立的中日关系,中日两国都有相互指责的“愤青”,也都有坚持相互交流、促进相互理解、维护“草根友好”的青年。我们看到,在这样的非常时刻,日本的日中友好七大团体仍然在持续努力地开展中日友好活动。看到有的日本青年家庭主动邀请中国学生到家做客,自己花钱带中国学生出去游玩,甚至邀请自己年过70岁的祖母一个字一个字学中文,只是为了能和住家的中国学生聊天。

  我们看到,在北海道居住的一位中国留学生晚上房间忽然停电,不能用空调取暖,冷得睡不着,周边日本学生热心帮忙修理直到半夜3点,修好才各回各处。我们看到,在大阪的中国留学生严俊奋不顾身跃入水中抢救溺水日本少年,日本首相为此在首相官邸向他颁发“感谢状”……

  中国青年更应该具有大国青年的风范,“不畏浮云遮望眼”,既看到日本政坛出现的右倾化的风潮,也要看到日本民间坚持日中友好的桩桩件件美举;既看到中日关系面临的重重困境与瓶颈,也要看到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当年推助中日民间交流、通过“以民促官”的方式赢得了中日关系的转寰。

  在这个基础上,中国青年一方面应该深入地了解日本,不因其“小”而轻视,不因其“狂”而急躁,另一方面要扎扎实实打造自己,为提升我们的综合实力贡献力量。一句话,解决中日关系的根本路径在于中国综合实力的提高。中日关系正在面临着风雨。但是,我们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蒋丰)

【编辑:吴合琴】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