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侨报:美国为自保而排外只是昏招——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美国侨报:美国为自保而排外只是昏招
2009年02月06日 10:2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2月6日电 美国《侨报》当地时间5日发表社论说,在全球金融风暴和经济衰退大潮中,保护主义和排外暗流正在酝酿,令人忧虑。最新的典型例子是,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的刺激经济计划包含“买美国货”和“用美国人”条款。而排外只是损人不利己的昏招。

  社论摘录如下:

  在全球金融风暴和经济衰退大潮中,保护主义和排外暗流正在酝酿,令人忧虑。最新的典型例子是,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的刺激经济计划包含“买美国货”和“用美国人”条款。

  众院的“买美国货”条款规定,凡是受益于经济刺激计划资金的建设项目必须使用美国钢材,因此导致成本上升25%以上的除外。参院正在辩论的刺激经济计划更要将“买美国货”条款扩大到所有美国产品,即刺激经济计划下的所有建设项目原材料和设备都只能买美国货。

  此举一出,举世哗然。加拿大表示“严重关注”,欧盟声称不会“袖手旁观”,贸易战似已“山雨欲来风满楼”。虽然中国迄今尚未表态,但如果该条款通过,中国作为对美出口大国,将遭受严重打击,势必做出反应。

  更让旅美华人担忧的是“用美国人”条款。尽管这一条款目前规定,刺激经济计划中的建设项目必须强制使用电子雇工核查系统,验证员工合法身份,听起来冠冕堂皇,但在当前形势下,强制执行这一规定,必然为已经涌动的反移民浪潮火上浇油。

  反移民浪潮不仅反非法移民,还要限制合法移民。反移民组织最近频频给奥巴马政府施压,敦促缩减合法移民;参议员格拉斯利更赤裸裸地要求微软裁员要先裁H1B。

  经济衰退,就业流失,希望工作机会留在本土、留给自己的情绪可以理解,但作为对自己、对别人负责任的政府,既要全面考量这种情绪到底在多大范围、多深程度上存在,并引导民意,更要以长远眼光、战略高度看待政策出台对本国人民的利弊,对国家利益的得失。

  首先,历史经验证明,经济衰退期的孤立主义和保护主义,是经济复苏和社会发展的大敌。

  上世纪20年代末经济危机后,以美国国会1930年通过《斯姆特-霍利关税法》(Smoot-Hawley Tariff Act)为发端,美欧各国竞相树立贸易壁垒,全球贸易大滑坡,导致经济大萧条绵延。

  如果美国人只用美国货,中国人只用中国货,法国人只用法国货,以邻为壑,以牙还牙,国际贸易陷入停滞,世界经济必将重演由衰退陷入大萧条的灾难。

  其次,自由和开放是美国的立国之本,是竞争力所在,孤立和排外无异于自缚手脚、自废武功。国际贸易到底给美国创造多少就业机会,外来移民对美国到底是财富还是负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没有偏见的人无法否认,对外贸易投资是美国过去100年来崛起为世界第一强国的重要动力,美国总体上是近几十年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之一。美国开放的移民制度,吸引无数各色人才精英,也吸引大量廉价劳动力,为美国社会和经济发展注入他国无法媲美的生机活力。

  自我封闭的美国收获的将是夕阳行业和没落产业的苟延残喘,失去的却是新兴行业和优势产业的发展壮大。产业界因为只用国货而增加成本,消费者因为进口减少而增加开支。全面综合考量,绝对得不偿失。

  如果全球人才因为美国收紧移民政策望而却步,留美国际学生因为不受欢迎而打道回府,美国还能产生谷歌、雅虎、英特尔等移民创造的高科技企业吗?如果刺激经济的建设项目没有外来劳工来完成,养尊处优的美国人能够填补又苦又累的工作空缺吗?

  第三,自由开放是美国价值观的一部分,也是美国在世界发挥领导作用的资本,封闭和排外只会自毁形象。全球金融风暴发端于美国,更需要美国、中国、欧盟等世界经济的领头羊携手合作,挽狂澜于既倒。如果美国不带好头,却率先祭出保护主义和孤立排外的昏招,不仅对世界经济如雪上加霜,更会打击全球民众抗击经济危机的信心。

  过去8年,布什政府的外交单边主义不得人心,我们不愿意看到,新政府上台伊始,就因为奉行经济单边主义和纵容排外浪潮,而进一步损害奥巴马政府力求恢复的美国国际形象。

  在强大压力之下,奥巴马总统表态,在全球贸易衰减的时候,“如果我们发出信号,让人觉得我们只顾自己,而不关心世界贸易,那将是一个错误”。但愿这不只是一个外交辞令。

【编辑:官志雄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