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周刊:亚洲“四小龙”深度受创的教训——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亚洲周刊:亚洲“四小龙”深度受创的教训
2009年02月20日 14: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2月20日电 香港《亚洲周刊》2009年第8期刊出文章说,随着衰退扩延,亚洲“四小龙”以超过美欧的幅度下跌,显示出口导向这种旧发展策略已走到了它的瓶颈。出路是今后须建立出口及内需并重的新体制。

  文章摘录如下:

  全球衰退方兴未艾,尽管各方都谈所谓的“触底”,但底却究竟何在,都似乎在云深处。反倒是各类新数据不断出炉,让人寒意更重。全球衰退仍在黑暗隧道里﹐还看不到一线微光。

  最新数据让人悚然而惊。美国去年第四季衰退幅度高达百分之三点八,尽管旧新二任政府已斥资逾万亿美元,但成效未见。一月份失业率已增加到百分之七点六,而欧洲各国一月份的工业生产皆衰退超过了十个百分点,而最让人触目惊心的,乃是日本去年第四季成长大跌,年率高达负百分之十二点七。这些都是典型的“深度衰退”的局面。

  而全球衰退的此刻,最值得警惕且有反省空间的,即为所谓的亚洲“四小龙”了。“四小龙”在金融海啸及全球衰退之初,主要国际机构都还认为“四小龙”远离风暴中心,加以过去底子厚实,因而或许可以幸免受到重创。但随着“四小龙”所处地位所造成的反应时间差过去,国际公私机构态度已改变。

  “四小龙”非但难以幸免,反而有可能特别受到重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去年十月还预估台湾今年成长率可达百分之二点二,港、新、韩则皆为百分之三点五,但今年一月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期间它已改口,认为“四小龙”皆为负百分之三点九,衰退幅度大过美欧国家。

  对“四小龙”受到伤害的问题,由于事实为证,评价已整个儿倒过来。英国《经济学人》最近以封面故事“亚洲的震荡——危机打击最大地方”来探讨亚洲问题,“四小龙”占相当比重。

  “四小龙”受到衰退危机打击最重,不但超过了原先的估计,甚至还超过了欧美这些风暴中心国家,当然不是没有原因的。综合归纳各类原因,计有下列数项:

  其一、“四小龙”除了香港以外,其余的台、新、韩皆属数量庞大、高度出口导向的体制。出口所占GDP比重皆超过百分之六十,新加坡甚至超过百分之一百。正值这个出口在结构上早已因过度投资而供过于求的时刻,再加上整体需求锐减,这是双重的供需失衡,当然出口大幅滑落,而且滑落皆几乎无一例外的每季皆达到三成或更多。

  这已显示出,随着加入出口竞争国家增多,以出口带动成长的这种旧的经济选择模式,已达到了有时而尽的阶段。即,它所涉及的不是短期的景气循环现象,而是全球及亚洲经济结构重整的课题。

  其二、过去十年,亚洲出口所占GDP持续增加,而消费所占GDP比重则持续降低。由于消费力弱,借着消费来缓和出口衰退冲击的功能遂小到几乎不存在的程度。因此,一旦衰退,也就是出口及内需皆严重的“双衰退”。

  其三、另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局面,那就是亚洲特别是台、新、港,在过去十年皆致力于出口导向,只是逐步将劳力密集的出口导向,转变为资本密集的导向,这些资本密集的电子产业动辄数十亿美元,它主要靠数量庞大的全球占有率为利益。这种资本密集的型态,一旦出现过度竞争及衰退,其每季亏损的数字也动辄超过十亿美元。由今日的局面已可看出,这种单方向的产业模式,到目前已造成严重的资源错置的恶果。

  而过去以资本密集出口产业为主,它其实还有另外二项副作用,一是对其它经济项目如传统产业水平的提升、服务产业的提高等,则是完全疏忽。这是产业上将多数鸡蛋放在一个蛋篮子里,产业上即缺乏多元的弹性。另一则是资本密集出口产业的特色是投资大,但就业少,工资高。它造成了整体社会薪资所得的M型化。再加上消费时代的发展,资本利得比重渐增,它造成了薪资所得在GDP里所占比重逐年下降,这些因素即所谓社会M型化的原因。

  由于绝大多数人只为中下薪资所得者,他们的消费力当然所增有限。根据全球趋势,这种资薪所得实质(即扣除通货膨胀后的所得)已在递减之中。这种分配的两极化,造成了消费的无法增加,一遇衰退,内需也就同幅或大幅地衰退。用比较有趣的说法,当今“四小龙”可以说乃是一个M型社会,不可能出现V型反弹,而只可能出现L型拖延的原因。

  随着衰退的扩延,“四小龙”无论进出口及消费都以超过美欧的幅度下跌,其实已显示出口导向这种旧发展策略已走到了它的瓶颈,如何改造成出口及内需并重,而出口产业也更加多元,而内需也更加丰富精致的新体制,已成了必须有的体悟。靠着大量出口美欧而成长的时代已成为过去,强调内需及产业的多元重归﹐或许才是该有的新方向吧。

【编辑:官志雄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