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智攻中国医改五大难关——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大公报:智攻中国医改五大难关
2009年03月13日 10:4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3月13日电 香港《大公报》13日刊出署名文章说,面向13亿人口的中国医改,工程庞大而复杂,难点也颇多,该文分析了医改的五大难关,并提出应对之道。

  文章摘录如下:

  面向13亿人口的中国医改,工程庞大而复杂,难点也颇多,且众所周知。但笔者认为,只要大方向正确,无论难点有多少、问题有多棘手,都不要惧怕和退缩,更不应因此丧失信心。正如温总理所说的,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难点一、医改后卫生产品或服务供应者的生产技术大幅提高。这是医改的目标之一,但实现有难度。医改后,医疗服务价格提高,这就要求医疗质量也要同步提高,否则会加剧患者不满。只有建立医生绩效评估机制,定期评估医生工作的质与量,且奖惩分明,才能确保医疗服务货真价实、让患者满意。

  比提高医疗质量更难的是提高药品质量。医改将扩大报销范围并提高报销额度,意味着更多的进口原创药会从自费药变为报销药,因其质量(疗效和安全性上)优于同类国产药(大都是仿制药),参保人会以进口药取代国产药。因此,医改会加剧洋药与国产药之间的竞争,后者的压力更大。医疗器械和耗材生产商也有同样的压力。解决的方法就是,企业多生产可与进口药相比拟、但价格较低的原创药。

  开源节流注重创新

  难点二、卫生产品或服务供应者的管理技术大幅提高。医院未来的战略应是:(一)开源节流。调整服务结构,关停资源不足且无技术优势的科室;缩短平均住院日;调动医生积极性,多劳多得;加强与城乡三级医疗机构的双向转诊合作;(二)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实现服务延伸,将服务细化,打造名牌“产品”。如,以神经科闻名全国的医院可增设头痛诊治中心、睡眠障碍诊治中心等;(三)遇到棘手问题时,可聘请管理顾问。

  中国药企若要提升竞争力,就须加强自主创新,提高生产和产品技术水平,实施仿制药与原创药并重的产品战略。

  难点三、提高国家医保服务的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这关乎医保吸引力,影响医保购买率,是能否实现医保全覆盖的重要问题。广东将全面启动普通门诊医保制度,是医保创新之举,具有示范作用。但广泛提高医保机构创新能力,尚有难度,因为:它并非公司,而是行政事业单位,加之它垄断市场,多少带有官僚作风和低效率。

  医保机构作为新医改催生出的庞然大物,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有问题难免,但解决它们也有章可循:(一)医保机构要有意识地让服务更加专业化(让医生和律师参与医保设计,确保其公平合理,保护参保人权益,保证为参保人选购优质卫生资源)、细腻化(让参保人和医生人手一本《医保服务手册》,做到信息透明)和与时俱进(为参保人购买有价值的新技术和新药等新资源,以满足其需求);(二)积极创新,实现险种多样化,同时鼓励保险公司推出新险种,以弥补国家医保的缺陷,从而进一步减轻参保人的医疗负担。

  “就近求诊”需要人才

  难点四、完善农村三级卫生体系及城市小区卫生体系并使之全面运转。医改将重点投资这两个体系,让患者就近看病,彻底改变过去市民和村民因信不过当地医疗而远赴大医院或大城市看病的“舍近求远”的就医习惯。其最大的问题是医学技术人才短缺。这就需要高校和培训机构定向培养专业人才。

  另外,笔者认为还应有更大胆的设想,就是选择性开放小区卫生服务市场。在资源不足的地方,允许有资质的全科医师在城乡两地开全科诊所,包括港澳台地区和外国的医生,然后政府按其服务的人头数付费,以此推动小区全科医师制度的建立,让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健的目标早日实现。

  难点五、实现城乡一二三级医疗机构及医保机构之间的全面电子连接。实现卫生系统全面信息化有几个好处:(一)它能高效率而低成本地解决许多问题。它能推进卫生资源全面整合、有效配置和最佳使用,提高了资源使用率和服务、管理与监督的效率;(二)提高了参保人报销医药费的效率;(三)有效管控传染病的流行及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四)为技术操作能力强的年轻人提供了工作岗位。

  其难度包括:(一)农村地区的信息技术滞后;(二)需要设计易于普及和操作的全国统一的电子系统;(三)包括医护人员在内的非专业技术人员需要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学会操作电子系统,并熟练书写和管理电子病历;(四)资金从哪里来?

  笔者认为,钱可由政府出,这也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拉动内需、带动就业的有效方法。

  我们事先做出问题预见,就是希望在实施医改的同时,还要推出配套举措,以便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黄燕)

【编辑:官志雄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