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国人指责诺贝尔奖对华不公心态逆转——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大公报:国人指责诺贝尔奖对华不公心态逆转
2009年07月08日 15:4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7月8日电 香港《大公报》8日刊出署名文章说,每年七月,不少人都会重复一个百年猜想──今年的诺贝尔奖有没有中国人?因为再过一个季度,2009年度的诺贝尔奖就会陆续揭晓。这个年年都会牵动人们眼球的“世界大奖”中,与中国籍无缘,而各色猜测揣度又普遍缺少对于“世界大奖”的换位思考,一些人在指责大奖的不公时自我心态却失之于公允。令人欣慰的是,从去年度最后一项诺贝尔奖揭晓之后,中国人对于该“世界大奖”的心态正在出现整体性逆转。

  文章摘录如下:

  每年七月,不少人都会重复一个百年猜想──今年的诺贝尔奖有没有中国人?因为再过一个季度,2009年度的诺贝尔奖就会陆续揭晓。

  遗憾的是,在这个年年都会牵动人们眼球的“世界大奖”中,无论是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崔琦、钱永健分获的物理学奖或化学奖,还是高行健荣获的文学奖,都与中华血统和文字沾边,却与中国籍无缘,而在各色各样的猜测揣度中,又普遍缺少一种对于“世界大奖”的换位思考,一些人在指责大奖的不公时自我心态却失之于公允。

  诺贝尔奖影响持续百年

  从1901年设立诺贝尔奖以来,领奖者的舞台上从来都不乏华人身影,可惜先后获得诺贝尔奖的八位先生无一不是外国公民。这个残酷事实的背后还跟着一个更加具体的脚注──获奖者的主要学术成就和研究成果也都是在国外完成的。这至少能说明一点,凡是杰出人才的培养与成长,都离不开客观的土壤与氛围。

  以最早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李政道和杨振宁为例,李政道虽然生在中国上海,却于1946年赴美留学,并于29岁时成为哥伦比亚大学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教授;生于安徽合肥的杨振宁,也是1945年赴美留学生,然后取得了芝加哥大学的博士学位。仅仅过了十几年(1957年),二人就双双摘取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炎黄子孙中问鼎该奖的“第一人”。

  同时,还应该公允地看到,1957年时的中国就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却与外面的世界隔着一堵高墙,墙外发生的事很少为墙里人所知。因此,那时若是在中国大陆随机采访过往行人,问其知不知道李政道和杨振宁获取了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恐怕一千万个人里边也找不出几个。

  再一个必须面对的事实是,诺贝尔奖并非是由瑞典政府出钱设立的“公奖”,而是炸药大王诺贝尔临终前将其遗产以遗嘱的形式设立的“私奖”,也就是说,诺贝尔奖的设立完全是个人行为,之所以它能够成为举世关注的“世界大奖”,也是靠其持续百年的影响力而非其它原因。

  所谓“百年的影响力”,是指其评奖原则的公正性与包容性,经百年风雨而不衰,因而才逐渐得到了世界公众的广泛认可,而非奖金的高低。从有案可查的诺奖获得者最初所得的奖金数额上也可看出,如今的巨额奖金纯粹是利息加时间“滚雪球”的结果。而且,物质奖励也替代不了该奖所含的深刻文化内涵。

  诺贝尔奖能够成为“世界大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该奖评委会所固守的一以贯之的传统作风,包括文学奖的评奖原则在内,评委们一直在因循着诺贝尔先生设立该奖的初衷。如果没有这一前提的支撑,诺贝尔奖很可能也会像百年中夭折的无数奖项一样为时光所掩埋。因此,对于包括奥斯卡奖、南丁格尔奖、普利策奖等一些“世界级大奖”的认知,都应该在换位思考上出以公心。

  培育获奖者产生的氛围

  2007年10月8日出版的《北京青年报》,曾经发表过一篇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20个当然与20个遗憾”的署名文章,指出百年诺奖让中国人在争议与期待中沉积成一个“情结”。这篇旧文值得拾起再读的一个原因是它给出了造成这一情结的深层原因──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这种独特的“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同时催生出一份公开问卷调查中所涉的三个相关话题──谁是中国人心中当之无愧的桂冠作家、谁是诺贝尔文学奖永久的遗憾、诺贝尔文学奖对中国是否公正等等。问卷的结果也是该文的题目。

  回头再看就会发现,今天的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过去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譬如去年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荣获当年诺贝尔文学奖之后,CCTV《新闻1+1》就对此进行了一番公开的议论,主持人和对话人的心态都很平和,不仅没有了“诺贝尔文学奖对中国是否公正”的猜忌,而且加进了对于“世界大奖”的换位思考。正如白岩松所说:“虽然我们嘴上说我们不在乎诺贝尔奖,但是不在乎是不可能的,我们今天为什么不能把窗户纸捅破?”

  只要敢于“把窗户纸捅破”就不难发现,中国大陆虽然也设有这样那样的“大奖”,但都称不上“世界级”,原因就在于所有奖项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先天不足,缺乏公正透明与广博包容则是其主要的原因。

  令人欣慰的是,从去年度最后一项诺贝尔奖揭晓之后,中国人对于该“世界大奖”的心态正在出现整体性逆转。一个明显的例证是,越来越多的人都在进行深刻的反省──什么时候才会有我们自己的货真价实的诺贝尔获奖者。“大奖”本身有一个培育的过程,培育“大奖”获得者同样需要时间以及人才成长所需的土壤与氛围。( 甄城)  

【编辑:官志雄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