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报:“中国制造”被国人喜用才真正扬威世界——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明报:“中国制造”被国人喜用才真正扬威世界
2009年12月02日 09:4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12月2日电 香港《明报》2日刊出社评说,中国在全球投放广告塑造和提升“中国制造”形象,会收到一定效果,而若要国际上建立对“中国制造”的忠诚,需要长期努力。国货现在在民众心目中认受性较低,须先赢得国人认同和认可。“中国制造”这次全球公关计划,从形式到实质都显示中国处理经贸事务新思维,值得肯定。这个积极转变的方向,如能体现在整体发展模式上,则整个民族创造力便会更加焕发出来。

  文章摘编如下:

  在中国商务部支持下,一个30秒的商业广告开始在美国有线新闻网络(CNN)等国际主流媒体播出,试图提高“中国制造”的国际形象。这个广告的主题,于金融海啸之后全球弥漫保护主义之际,可谓对症下药。

  这个广告围绕“中国制造,世界合作”为中心主题,强调中国企业为生产高质量产品,正不断与海外各国公司加强合作。广告有一个个画面展现了“中国制造无处不在的身影”,而“中国制造,世界合作”的理念贯穿整个广告。

  以世界语言抗贸易壁垒

  “生产分工、利益分享”

  广告画面包括“中国制造”的运动鞋“综合了美国的运动科技”;“中国制造”的电冰箱印“融合了欧洲风尚,为您储存美味的食品”;一个类似iPod的MP3播放器上,用英文标注“在中国制造,但我们使用来自硅谷的软件”;法国顶级模特儿所穿的知名品牌衣裳也由“中国制造”,广告最后出现的飞机画面,是融合全球各地工程师的结晶,更是展现了“世界合作”理念。

  这样广告的画面,传递着产品虽然由“中国制造”但是美国、欧洲、法国也有参与的分工合作信息,显然要达至两个效果﹕首先是“中国制造”的产品,有美国、欧洲和法国的优质科技和设计,并不低端质劣;第二个信息更重要,就是“中国制造”的产品,欧美各国也有利益,若对中国产品设限,大家都受害。

  欧美主要经济体在金融海啸受到重创,各国采取非常手段使金融体系不致崩溃,经济稳定下来渐见起色之际,国际间的贸易摩擦日益严重,“中国制造”的国际环境甚为严峻。此际中国以国际听得懂的语言,在全球投放广告,宣扬中国产品是国际合作的结果,阐述经济体之间分工合作,利益共享的意念和事实,对于纾解“中国制造”面对的国际压力,应该可以起到一定作用。

  过去,中国就其它国家在贸易上施压,一贯以制式反应,严词批评以外还是严词批评,因此,西方传媒对于中国的反应,一般指为“激怒中国”、“中国警告”、“中国威吓报复”等,将中国的反击妖魔化。长期以来,中国以自己的语言与世界沟通,纵使道理是在中国一边,西方不理解,而国际话语权又操在西方传媒手中,中国与西方的隔阂,很大程度是这样衍生出来的。

  这个“中国制造”形象广告,明显地是以西方听得懂的语言来沟通和传递信息,显示中国更自信了,进一步融入世界,在掌握和运用公关技巧的能力,已见提升。另外,中国当局这次国际公关运作,把塑造“中国制造”形象,提升到一个战略关切的层次,使人看到中国在处理经贸事务上的一次质的提升。

  不过,就营销而言,塑造形象、提升声誉包装手段,产品能否卖得出去,还得视乎质量的优劣。

  国人喜用“中国制造”

  中国产品才是真正扬威世界

  中国在全球投放广告,塑造和提升“中国制造”的形象,肯定会收到国际关注中国品牌的效果,但是一次过的广告,肯定不能持续地改变世人对中国产品的成见,若要建立对“中国制造”的忠诚,是需要长期努力的工作。而要中国产品在国际间取得应有评价和地位之前,必须先赢得国人对国货的认同和认可。

  现在,国货在民众心目中认受性较低,只有国人都以用国货为荣,另外,当“中国制造”只是一种生产模式,“中国创造”成为中国品牌,到了这样的境界,价廉物美的中国产品才是真个扬威世界。

  “中国制造”这次全球公关计划,从形式到实质,都显示了中国处理经贸事务的新思维,值得肯定。这个积极转变的方向,如能体现在整体发展模式上,则整个民族的创造力便会更加焕发出来。从这个角度审视“中国制造”形象工程,更值得国人同胞的憧憬和期盼。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