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青岛保障房调查:多层保障确保住有所居

2012年08月01日 17:36 来源:青岛日报 参与互动(0)

  在现实生活中,房子不但能遮风挡雨,还能改变一个人的生存状态。正是因为青岛市规模空前的保障房建设,使不少困难家庭发生了改变。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青岛市在建廉租房超过万套,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

  一位青岛市住房保障系统的负责人表示,青岛市住房保障工作所取得的成效来之不易,保障范围从最低收入家庭扩大到了中低收入家庭,这些成效的取得应该归功于青岛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

  保障任务依然很重

  6月14日下午,记者来到青岛市四方区阜新街道东山社区,走进了鞍山三路23号李臻的家里。李臻出生于1964年,现年48岁的他原本有一个温馨的家庭,但2008年一次车祸给了他一记重击,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

  这场车祸导致李臻左腿多处粉碎性骨折,变成了一位残疾人,精神也蒙受了巨大的打击。与妻子离婚后,李臻把房子、孩子都留给了妻子,从此租房过着漂浮不定的艰苦生活。

  李臻现在租住的房子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一座老旧不堪的筒子楼,走进这座筒子楼,穿过楼道直到一楼尽头的李臻家里,阴暗中散发着一股霉味,由于窗户被遮挡采光不好,白天也得开灯。李臻告诉记者,他因左腿受损严重,不能下蹲,站立的时间也难超过10分钟。

  早在2000年,李臻所在的单位就已破产,因此他只有自谋出路,加上车祸又导致他失去了常人的谋生能力,虽然可以领取低保和残疾金,但每个月400多元的房租还是对他构成不小的压力。不过申请廉租住房,使他对生活重新充满了希望。

  随行的青岛市住房保障中心廉租房保障处处长陆杰荣对本报记者表示,李臻的情况比较特殊,因为按政策规定,离婚家庭只有财产分割满五年后才能申请廉租住房,下一步,有关部门将会按程序对他的申请资料进行审核,只要符合条件很快就能纳入廉租住房的保障范围。

  与李臻比较起来,现在盛大爷的生活就显得幸福得多。盛江兴大爷同样也是四方区东山社区居民,不过他住的是康居公寓,是青岛市最大的廉租房小区。

  盛大爷今年69岁,他和老伴李明红都没有工作。盛大爷以前修过鞋,但是后来患了肝囊肿,做过手术,加上年纪大了,就不再修鞋了。盛大爷老伴有类风湿和高血压,身体残疾。两位老人有三个女儿,都已经结婚,但大女儿失业,老二和老三家的条件也都不好。

  “现在居住条件和以前相比,感觉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入住康居公寓已一年多的盛大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仍难抑激动的心情。他告诉记者,他家以前没有房子,到处租房住,光搬家就搬了6回,房租也不便宜,搬进康居公寓之前住的一间33.7平方米的房子,一个月租金就要750元。盛大爷算了一笔账:他家住上廉租房后,一年光房租就能省下8525元,两位老人低保费和残疾金用于开支还有富余。

  记者在康居公寓看到,这里的绿化、房屋质量和物业管理都很好,可以和高档小区媲美,休闲、娱乐、健身、购物等配套设施齐备,交通便利,居住在这样的小区里,两位老人心情十分舒畅。在青岛,像盛大爷这样享受到保障性安居工程带来的实惠的市民还有很多。

  陆杰荣告诉记者,截至目前,青岛市区累计已有近1万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通过租金补贴、核减或实物配租方式得到保障,凡符合廉租房保障条件的家庭都已经实现了应保尽保,不过他同时也表示,改善中低收入居民家庭住房条件,任务依然很重。

  完善体系,确保“住有所居”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为确保住房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和落到实处,青岛市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市住房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定期调度推进住房保障工作,狠抓部门与党政一把手考核。每年年初,市政府都与各区(市)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并纳入目标绩效考核。各有关部门、各区(市)政府按照分工,相互配合,全力推进住房保障工作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另外记者还发现,青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同时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比如,为方便低收入家庭日常生活,降低其生活成本,青岛市按照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分布状况,将保障性住房重点布局在铁路沿线、城市主干道、地铁出入口等区域。

  青岛市委某部门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住房保障工作是这些年青岛做得较好,颇值得关注和研究的工作之一。在住房保障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可以简要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确立;二是低收入家庭居住条件明显改善;三是保障性住房建设硕果累累。

  记者注意到,青岛市建立健全了以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和商品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基本实现了“低端有保障、中端有支持、高端有市场”的住房供应格局。通过这种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对不同收入的住房困难家庭分类实施保障和供应,确保不同阶层的居民 “住有所居”。

  其中,廉租住房面向最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经济适用住房面向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公共租赁住房面向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和新就业职工、外来务工人员等群体;中等收入住房困难家庭,通过购买限价商品住房改善其住房条件;高收入家庭住房问题通过房地产市场调节解决。

  按照这种“市场”加“保障”的基本思路,青岛市一方面坚持住房市场化的基本方向不动摇,实现大多数家庭通过市场改善住房条件的目标;另一方面坚持政府主导,对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行保障,使更多的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享受到了政府的优惠政策。

  尽管青岛市住房保障工作成效显著且走在全国同类城市前列,但青岛市住房保障中心主任王育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陈,在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过程中还是遇到了很多困难,其中最大的困难就是资金筹措难。

  一位接近青岛市住房保障系统的当地官员则对本报记者表示,青岛市住房保障工作所取得的成效确实来之不易,这些成效的取得,数十万中低收入居民享受到了惠民政策带来的实惠,应该归功于当地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

  (周雪松 陈凌馨)

【编辑:陈璞】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