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广西10万群众告别茅草房 “安居”阳光温暖山乡

2012年11月26日 09:56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棒棒搭成房架,茅草盖顶成家;下雨心焦房漏,茅屋遇风就垮。”过去,广西百色革命老区田东县作登瑶族乡陇穷村的瑶族群众,祖祖辈辈都蜗居在六面透风的茅草木棚房里。

  如今,一栋栋依山而建、彰显民族特色的瑶族民居,不但让陇穷的群众圆了安居梦,还成了当地乡村旅游的新亮点。

  今年1月,广西把消除农村茅草房纳入新一轮扶贫开发计划和为民办实事项目,决定以攻坚战的形式,约用半年时间消除现存的约2.5万户农村茅草树皮房,让10万多困难群众受益。

  “安居”阳光温暖山区,蜗居草房成历史

  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所略乡尚勤村弄洞屯村民韦金山的最大梦想,是建一间牢固舒适的新房子。但由于经济困难,一家5口人长期挤在30多平方米的茅草房里。“每逢刮风下雨,心里就打颤,生怕房子什么时候塌下来。”

  说起26年前的那场火灾,老韦更是心有余悸。那天中午,因小孩在家中玩火引发火灾,16户茅草房“火烧连营”,转眼间就化为灰烬……

  广西属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过去几年间,广西已补助数亿元资金,帮助80万户困难群众喜迁新居。2009年到2011年3年间,自治区又投入近3亿元,改造茅草房4.93万户。但到2011年底,在广西一些县(市、区)的边远地区、高寒山区和大石山区,仍有约2.5万户贫困群众居住在简陋破旧的茅草树皮房里。

  “为改善困难群众的居住环境,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把茅草房改造全部纳入新一轮扶贫攻坚战和2012年国家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范围。”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严世明说,按照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的原则,广西集中人、财、物力,以拆除重建、维修加固等形式,全力实施攻坚战,确保竣工一个、验收一个、投入使用一个,全面解决居住在茅草房中贫困群众的安全住房需求。

  为确保工期,广西从自治区到市、县、乡镇层层签订责任书,建立茅草房改造考评体系,严格执行第一责任人负责制、部门分工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目前,中央、自治区、市、县四级财政共落实茅草树皮房改造补助资金6.2亿元,广西累计完成投资8.9亿元,竣工2.4457万户,提前完成了改造任务,约有10万困难群众喜迁新居。

  多措并举系统推进,干部群众合力攻坚

  在这场攻坚战中,各地对茅草房集中连片的村庄进行统一规划,按照当地抗震设防标准进行科学设计施工。在保护好古民居文化的同时,积极引导村民将木结构房屋的柱、梁、墙和楼板、屋顶等构件改为不燃或难燃性材料,切实提高房屋的耐火等级。

  据自治区主席马飚介绍,茅草房改造的建设资金,由中央、自治区、设区市、县(市、区)四级财政全额补助。“根据拆除重建、结构加固及茅草(树皮)改瓦等建设方式,分别给予户均3万元、1.5万元和8000元的补助。”

  据田东县委书记王军介绍,近年来,县里不仅投入1000多万元帮陇穷硬化了村屯路,搞好人畜饮水工程,建好了沼气池和移动通讯基站,开通了宽带网,还通过推广耐旱高产良种玉米、猫豆,种植竹子,养猪养羊,搞好劳务输出,拓宽了群众的增收渠道。

  茅草房改造,关键是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各地采取自建、援建和帮建相结合的方式,实行干部包村、包屯、包户,做好改造项目的联络对接和技术指导工作;同时,发动村民亲帮亲、邻帮邻,形成了干群合力攻坚的生动局面。

  住上了崭新、安全的新房,深山里的群众有了新的期盼。

  在巴马瑶族自治县所略乡尚勤村的弄洞屯,十几名村民正对村道进行凿石扩建,罗明辉主动让出自家的宅基地,把改造新建的房子往后移了近5米。与其他村民一样,告别了茅草房,他期盼着村里的道路、饮水、环卫等基础设施也完善起来。发展产业,拔掉穷根,是群众的热切愿望。

  “群众的呼声,就是我们工作的信号;群众的期盼,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强调,广西各级党委、政府要以完成茅草树皮房改造任务为新起点,进一步抓好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解决困难群众的住房困难,全力打好扶贫攻坚战。广西将逐步建立以农村危房改造为基础的农村保障性住房建设救助机制,防止茅草房再生。同时,将通过开展城乡风貌改造、名镇名村建设等,加强产业扶持,真正让群众过上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记者 庞革平)

【编辑:张慧鑫】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