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深圳二手房业主抬价一成 仍难阻看楼潮

2013年03月05日 16:37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3月4日,深圳银湖房产交易中心,一位市民手握房产证等手续表格在大厅等待叫号。羊城晚报记者 王磊 摄

“二手房个税将由总额1%改为差额20%”?国务院办公厅的楼市新政3月1日出台,如重磅炸弹引爆深圳楼市。记者3日走访深圳部分二手中介发现,业主返价现象严重,200万元的房子加价20万元很平常,但即便如此,也阻不住看楼客如潮步伐。购房客纷纷忙着看楼、下单,以期赶上新政实施前的“末班车”。

200万的楼加价20万元

3日下午2点半,福田梅华路和中康路世华交界的一个房地产街铺前围了一圈看楼客。记者数了数,足足有15人。该街铺刘华锋等几名置业顾问忙着推盘,15分钟后他才抽空接受记者采访。

“深圳的二手楼市本来就火,新政出台,无异于火上浇油。现在光接待来看房的都忙不过来,根本不用联系客户。”刘华锋说,自3月2日以来忙得喘不过气,“业主返价之前就有,现在更频繁了”。据介绍,3月2日下午他已接到多个业主的返价电话,“普遍返价10%左右,200万元的房子加价20万元卖,业主怕如果现在签了协议,正在交易的时候政策落地,自己不就亏了吗?”刘华锋说,他3月2日与一个客户接触到晚上8点多,最终签下一单。

有中介看房客增一倍

登科盛世位于梅华路的街铺,是当地二手房交易公认的“风向标”。1月份,该街铺共成交25套二手房,街铺负责人刘敏表示,从3月2日起,来看房的购房客就没断过。

“感觉很明显,电话咨询量和预约看房量都比平时多了一倍还不止。”刘敏称,他负责的街铺春节后的2月16日开始上班,截至3月2日共成交了15套二手房。“3月2日成交最多,4套。”

刘敏表示,现在楼市最大的问题是缺房源,“以前房源充足的时候,客户没有八九成的满意不会买,但现在六七成满意的就会签,大家心里都急躁。”刘敏称,“按20%征收个税”一旦执行,到时候肯定就没好日子过了,“很犀利,打击一大片,最受伤的还是刚需族和改善性住房人群。”

有中介称没明显变化

然而,记者在景田片区的几个房产中介街铺,并没有看到像梅林的那种火热场面。该片区创辉、国业、中联、世华等中介门前冷清,偶有顾客上门咨询。国业的一位置业顾问表示:“没感觉到明显变化,与以往差不多。”家家顺碧华庭居客户经理易玲也表示,最近几天没有成交,看房的基本正常,“有两个业主打过电话来咨询政策什么时候实施,但返价的这两天没有。”

有的中介火爆,有的中介平淡,深圳的二手房交易量到底有没有上升?4日下午,记者采访深圳市房地产权登记中心,发现大院内车满为患,中心一、二、三楼办事大厅人头涌动,一派忙乱。

“现在国家层面的政策刚刚出台,谈不上有太大的影响。”该中心办公室杨先生表示,3月1日房地产权登记中心共接待各类业务600余单,3月4日直到下午2点45分,中心取号窗口也只派出去了528个号。

“一定会做阴阳合同”

“感觉跟1月份差不多,不如去年底。”正在带客户办理过户手续的一位中介工作人员表示,即便是政策有调整,对市场的影响也有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定会做阴阳合同,即便是深圳这种实行评估价的地区,也一直是阴阳合同。”“现在100万元的普通住宅,房产证上写的购房价,肯定只有二三十万元,卖的时候加几万元、十几万元卖出去,个税不就降下来了?但豪宅就不好弄了,税款到时候确实会涨很多。”

专家吐槽

政策使普罗大众受害 应考虑民意尽快调整

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二手房个税由总额的1%改为差额的20%,打击的不再只是投资客和投机客,而是误伤一大片,“包括刚需阶层和有改善性住房需求的普通市民。”

“业主不可能自己出这份钱,二手楼价短时间内肯定会大幅上涨。”宋丁表示,政策落地后,一手房价可能会小幅下滑,“但在深圳,这种下滑是个假象――随着二手房价升高,大批刚需阶层和有改善性住房需求的普通市民被逼着买一手房,关内的买不起,只能买关外偏远地区的,成交均价因而被拉低了。”他说,“这个政策一旦落地,楼市成交量肯定会降下来,但我认为政策调控的目的不应该是降量,而是降价。”

“现在深圳地区的二手房买卖基本以刚需和改善性住房为主。这个政策对政府有利,对开发商有利,最终受害的是普罗大众。”宋丁说,“这样一个政策由一个政府部门匆匆出台欠考虑。我强烈呼吁政府,真正考虑民意,尽快调整。”

羊城晚报记者 朱文庆

 

【编辑:陈璞】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