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时评:定向经适房涉嫌“定向腐败”

2013年06月22日 10:54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和公权的其他毛病一样,得不到有效监督、控制的公权力必然是自利的,难以指望其先公后私,遑论大公无私。

  《新京报》昨日报道,最近,位于北京东四环外寸土寸金的广渠路,一个名为“广华新城”的经济适用房项目,被曝定向销售给中央部委和中石化等央企。据媒体报道,未来其售价可能只在1万元/平方米左右,这一区域商品房价已经达到5万元/平方米。定向经适房又面临着“公务员分福利房”的质疑。

  报道称,在北京任何一个地价不菲的社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包括一些特权企业的“保障房”俯拾皆是。行内人士任志强此前曾透露:“按‘十一五’土地供应规划,北京大概有73%土地是被各种单位‘福利分房’、借保障性住房制度获取”。超过七成的住宅土地供应被用作“定向经适房”,足见这个盘子有多大。不仅在北京,不少地方都存在着面向公务员销售的“定向经适房”项目。

  房价高企,高不可攀,在普通民众穷其一生都难以买下一套房的背景下,搭上“定向经适房”快车的公务员只需花市场价几分之一的价格就轻轻松松拥有自己的住宅,“住房保障双轨制”之公平性是值得追问的。大量的保障性住房用地被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特权企业的“定向经适房”挤占,势必减少面向社会的保障房供应,进一步加剧了保障性住房资源紧张状况,大大拉长了保障房申请者的轮候期。

  一些部门大搞“定向经适房”的理由是,普通公务员收入不高,需要单位出面为职工福利购房。若以“需求”论供应,自然轮不到收入、福利处于较高水平的公务员。要知道,公务员有住房公积金,无房或面积不达标的甚至还有住房补贴,谁来给老百姓发房补与公积金?

  “定向经适房”每平方米与市价相差4万元,这意味着一套80平方米的房子5年后转手就可赚320万元!这些钱,从何而来?一是地价。保障房用地享受着各种优惠政策,甚至未经“招拍挂”,由地方政府直接划拨给建设单位;二是税收。按建筑成本购买的“经适房”,必然造成国家税收的大量流失。若依全国工商联不久前发布的结论“房价中的61%被公共财政拿走”计,一套80平方米单价5万元的房子,公共财政就拿走超过240万元。于“定向经适房”房主而言,这些本属于公共财政的巨资最后却落入个人腰包,成为其合法利润。因此,说“定向经适房”是权力自肥,将国有资源转化为私人财产,甚至是“借保障之名行腐败之实”,一点也不过分。

  早在1998年国务院就发文明确“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为什么住房供应市场化15年之后,面向特权阶层的“福利分房”仍借“定向经适房”之“尸”还魂,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一方面,是当年的文件留下了一条“尾巴”——“在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坚持节约用地的前提下,可以继续发展集资建房和合作建房”,这道“裂口”成为某些拥权自重的部门将权力变现的政策通道;另一方面,和公权的其他毛病一样,得不到有效监督、控制的公权力必然是自利的,难以指望其先公后私,遑论大公无私。

  上行才能下效,一份文件,上头都置若罔闻,又如何要求下面不折不扣、百分百地执行?对于民怨极大、涉嫌权力自肥的“定向经适房”乱象,管理层有必要拿出决心,堵住这个口子。练洪洋

【编辑:陈璞】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