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北京宋庄小产权房:十几栋楼盘已停工两个月

2013年08月27日 08:38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参与互动(0)

  “违法建筑,已被政府查封”、“打击违法建筑绝不手软”……

  今年6月以来,这些白色的巨型条幅缠绕着北京著名的画家村——通州区宋庄镇那些未完工的楼房,也缠绕着所有宋庄人的神经。

  这些标语式的条幅显示着管理者强硬的态度,并没有留下太多解读和想象的空间,就像通州区委宣传部新闻科给《中国经济周刊》回应一样:“区里的态度是很明确的,绝对不会支持。”

  十几栋楼盘已停工两个月

  十几栋被白色条幅围起来的未完工楼房,就像装置艺术或者行为艺术,矗立在宋庄的几条大街上。原本应该悬挂在楼外面的开发商名称和售楼电话早已消失,据当地人介绍,这些都是商品住宅楼。

  在网上以“宋庄、楼盘”为关键词检索还能发现一些“痕迹”。比如某网站打出的标题是“投资回报快,就选新楼盘,宋庄绝对是你的首选”。一套在宋庄艺术区内、75平方米的房子,总价51万,折合6800元每平方米。

  而据记者了解,离宋庄不远的珠江地产(珠江拉维小镇珠江奥古斯塔城邦)某楼盘,二手房均价在18000元/平方米左右;而稍远一点,河北燕郊靠近北京通州的房子,均价也在10000元/平方米左右。

  不过,上述宋庄楼盘广告中“不能贷款”的备注,也透露了其身份的特别之处。之所以如此便宜,是因为小产权。

  关于小产权房问题,2006年的“宋庄房讼”曾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由于房价上涨,昔日将房子卖给画家的村民后悔了,想收回,遂向法院起诉,要求确认当年的房屋买卖合同无效。法院判决画家把院落归还给农民,农民给予画家房屋重置补偿和区位补偿。

  当地一位不愿意公开姓名的艺术家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宋庄的房子从四五千每平方米,涨到五六千,现在变成六七千,也就是最近一两年的事儿。

  记者尝试联系各级相关主管部门,但几乎都不愿意多谈。通州区委宣传部新闻科的答复是:“态度很明确,不支持,但进一步解释还需要请示一下领导再做答复。”

  当地村委会:还在争取政策

  停工的十几栋楼主要集中在宋庄镇小堡村。小堡村村委会委员、主管宣传的李学来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还在争取政策,争取支持,希望对我们的建筑予以认可。”

  小堡村位于宋庄艺术区的核心区,据李学来介绍,小堡村有各种画廊近300间、艺术相关从业者近万人。

  画家们的工作室大都是独门独院的建筑,每一家设计风格都不一样,要么是飞檐斗拱的中式平房,要么是设计巧妙的西式楼宇,院子占地面积在四五百平米以上。

  据了解,这些美术馆、工作室和院落都是艺术家自己投资兴建的,土地是从村里租的。

  投资宋庄的,当然不只是艺术家,还包括各种民间资本和大型企业。2011年3月,央企恒天集团和北京市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希望在宋庄共同打造一个占地5400亩的国家示范创意中心。记者尝试联系恒天集团宋庄项目负责人,对方以项目暂时没有推进、没有新闻为由,拒绝了采访。

  小堡村村委会出资兴建了宋庄美术馆。李学来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这也是全国唯一一个村委会兴建的美术馆,表明了当地政府对文化艺术的支持。”“从2006年开馆到2012年,美术馆每年亏损200万,2013年引入了公益性的文化组织负责整个美术馆的运营,实现了扭亏为平。”

  今年,宋庄美术馆计划做一个“宋庄20年”的展览,请过去20年里曾经在宋庄生活过的人每人画一幅自画像。

  这20年,因为艺术家的到来,宋庄和宋庄老百姓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小堡村为例,村民的平均收入和平均纳税甚至超过了很多中等城市的水平。“目前,小堡村民年人均收入达到4万块钱,小堡村总计1300口人,去年纳税6912万,人均纳税5万元。”李学来说。

  对话小堡村村委会委员李学来:

  希望能给艺术产业多放绿灯

  《中国经济周刊》:到底谁在投资宋庄?

  李学来:多种资本都在进入,包括演艺、金融、房地产等行业的资本、关注文化艺术的私企老板都在做。艺术家需要这些人的投资。

  《中国经济周刊》:这些投资进来后,怎样和艺术、艺术家结合?

  李学来:这需要专业人员去做,行政干部不懂,不瞎指导,不瞎发言。

  《中国经济周刊》:能否简要概括宋庄目前的发展状况?

  李学来:四句话。第一句,名气不小;第二句,底子很薄;第三句,基础设施薄弱;第四句,相关手续繁杂。

  《中国经济周刊》:现在亟须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李学来:希望能给艺术产业多放绿灯。比如现在艺术家想开画廊,想开拍卖行,执照很难办,很多只能是无照经营。艺术家也希望像外国画廊那样,有一个合法的身份。另外,我们现在也在积极申报艺术特区,希望能得到政策支持。艺术家纯属北漂,房无一间,地无一垄,有的是思想、精神,有的是才能,要把他们无形的才华转化为有形的财富。

  《中国经济周刊》:小堡村接下来有什么规划?

  李学来:第一,村民上楼。将原生态村庄改造成艺术区。第二,立体设计、规划。地上地下、空中网络覆盖,地下管道设施齐备,引进燃气、热力,与大市政管网对接。第三,打造一个绿化、美化、硬化的整体环境设施,给艺术家创造一个更优美的环境。第四,标牌广告统一管理,由政府、艺术家、村委会共同管理。经过以上努力,最终形成文化、艺术、旅游村,让更多的人接受文化艺术的熏陶,提高精神层面鉴赏力和水平。

  《中国经济周刊》:对于这些艺术家,小堡村能提供什么支持?

  李学来:第一,保证艺术家的生活、创作平台。第二,打造展示、展览平台。第三,建立交易、流通平台。生活、创作平台上,我们有工作室;展示平台我们有画廊、美术馆。这两个现在已经完成。第三个平台,就需要动员社会所有的力量。我们正在做这样的努力。

  《中国经济周刊》:对于年轻艺术家,有什么优惠政策或者鼓励办法?

  李学来:现在每年都有各大学的学生来调研、参观、考察。而且很多毕业的美院学生到这里做助手,做助理,收集材料,边学习边工作,边画画。另外,我们的青年创业中心现在有十几家公司入驻,都是青年人刚创业的公司。因为全国美术院校每年有20万学生毕业,他们要创业就业,这里都提前给他们准备好了。

  《中国经济周刊》:关于被停工的房子,村里是什么态度?

  李学来:在等政府给一些政策,争取政策的支持,对我们的建筑给予认可。目前已经停工两个月了。(见习记者刘杨|北京摄影报道)

【编辑:张玉玺】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