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财政投资的“土豪”工程应减少

2013年09月25日 13:20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郑佳欣

  BRT项目工程因设计不完善、征地拆迁和规划变化等原因导致损失浪费1073.73万元,地铁3号和5号线路在可研阶段对客流预计不足导致高峰时段拥堵严重……昨日提交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广州市2012年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首次将绩效审计单列,地铁建设、BRT项目等4个项目的绩效审计结果让人们看到了财政资金使用背后的真实一面。

  提起审计,不少人首先想到的是是否有单位截留挪用了资金,是否有专款未真正专用。而在绩效审计中,对政府“钱袋子”的监督不再局限于对真实度、合法性的关注,而着眼于它有没有用在刀刃上,有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一些项目表面上依法依规照足程序操作,不存在挪用、贪污,但是效益不高,甚至出现损失浪费的状况。直面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广州审计重大民生城建项目的绩效,并将结果公布,这样的做法值得赞赏。

  5000万元建一座天桥,上百万元建一座星级公厕,几万元换一个路灯……近年来,一些地方城市建设中的“大手笔”屡见不鲜,虽然老百姓也因此受惠,但是公众更期待的是合理的财政支出和投入,把有限的财政资金投在更为迫切需要的地方,而不是铺张浪费的“土豪”工程。

  在广州,BRT项目工程上千万元的损失浪费并非孤例。广州市建委在去年就曾宣布,经过两年试验发现,2010年耗资4920万元在16座桥梁上涂装的黑漆路面不能满足实际要求,维护困难且成本较高,应停止使用,数千万元财政投入就此打了水漂。正如广州市审计局局长张杰明在报告中所指出的,近几年的审计发现,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不同程度地存在违法分包、工程施工偷工减料、虚报工程量、工程设计存在缺陷等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些政府投资项目在监督管控缺位、绩效约束不强的情况下,已经演变成人傻钱多的“土豪”项目,“想和土豪交朋友”的占便宜、搭便车心态因此产生巨大的寻租空间。

  要减少政府财政投资的“土豪”工程,财政资金的绩效审计首先要与问责制挂钩。经济学和心理学中有“破窗效应”一说,有人打破了建筑物的一扇窗玻璃,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其他人就可能受到不良信息的暗示,去打破更多扇窗。久而久之,这栋大楼的玻璃窗会被打得一片狼藉。缺乏问责,这些浪费财政资金的项目恰如破窗,可能引发更多的无序与浪费。绩效审计需要制定配套的问责追责的机制,对浪费财政资金造成严重后果者进行责任追究,甚至要建立相关追查机制,深挖财政资金浪费背后的过与非。

  财政资金大手大脚使用的情况还在发生,也说明决策与监督制度有待完善。地铁建设、BRT等项目牵涉到公共利益,与公民出行息息相关,应该保证民意的在场。地铁3号和5号线路在可研阶段对客流预计不足导致高峰时段拥堵严重,导致花大钱没有把事情办好,恰恰是在决策时未能充分听取民意、决策过程未能真正做到公开透明的侧面反映。老百姓的感受是评价公共决策的“试金石”,如何搭建社会力量参与城市管理建设的平台,是避免财政资金铺张浪费的关键点。政府的公共决策应该纳入到社会力量的民主监督过程中,逐渐增加决策的透明度,才能减少政府的决策失误,才能降低政府决策失误的成本和风险。广州在公众咨询委员会上的尝试,或许是一次值得审慎期待的政府决策的新改革。

  减少政府财政投资的“土豪”工程,我们期待,广州多个重大项目的绩效审计是一个开始。

【编辑:张玉玺】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