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北京:建设投资审批期限缩减2/3

2013年10月21日 09:02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记者近日从市政府获悉,北京将对投资项目审批制度启动改革试点,办理建设投资项目审批从原来的300多个工作日压缩到109个。其中,企业最关心的通过招拍挂取得土地开发权的审批,“提速”到83个工作日。此外,还精简了18项审批事项。

  改革大力精简审批事项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始以来,市委市政府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建议,梳理出10个较突出的问题。其中,“行政审批、行政许可过多、程序繁琐”排在第二,群众还提出“缺乏服务基层的意识,该放的权不放,把公共利益部门化,把部门权力个人化,不作为、乱作为,官气十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尖锐的批评意见。

  此次改革中,重点抓住两方面工作:一是大力精简审批事项;二是优化投资项目审批流程。

  2000年以来,北京已先后5次开展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工作,去年底开展了第六次“扫除”。今年8月,第一批审批事项的取消和下放工作完成,共取消和下放246项。预计在本月底前还将继续下放、取消一批,使北京行政审批事项减少到1000项以下,基本实现国务院提出的减少行政审批事项三分之一的要求。

  5区进行优化审批试点

  在此基础上,北京还对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做了优化。原来办理建设项目审批,从项目立项到核发施工许可证,需经历立项、规划、用地、施工四个阶段,一般涉及10多个工作部门,经历80多个环节,历时300多个工作日。此次改革,北京从“转、减、调、并”四方面实现突破,按照区分政府与非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核准和备案项目、土地公开交易和协议出让等供地方式,分别重新绘制了6张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图,将环节减少为50多个,审批时限平均压缩到109个工作日。其中,企业最关心的通过招拍挂取得土地开发权的审批流程提速最多,只需83个工作日。

  近日,北京正式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办法(试行)》,即日起,在朝阳、海淀、丰台、通州、大兴等5个区进行优化审批流程试点,并于2014年6月底前完成试点。试点完成后,市政府将择机发布优化北京投资项目审批流程的政策措施,并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实施。

  ■ 解读

  【转】

  变管理为服务 避免企业多跑路

  含义:主要是指转变政府职能,在转理念、转职能和转方式上实现新突破。

  投资项目审批,是个系统性工程,一个项目通常有十数个部门、几十个手续在办。经过整个流程,多个部门合作后就容易出现流程繁杂、重复审批等弊病。

  此次改革,本市实现了对重点功能区内建设项目的政府服务工作,在“六高、四新”地区改革探索,对一个地块内的能评、环评、交评和震评等进行综合审批,审批结果由该地块内不同建设项目共享。而在过去,政府部门是对同一地块不同建设项目的能评、环评等事项单独审批,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审批。

  北京还突破性的提出,将根据建设项目投资规模情况,对需要政府提供咨询服务等项目,提前开展政策辅导。原来,企业从事建筑方案设计时,往往要针对不同的审批事项,多次咨询不同的政府部门,现在将实现由多部门集中综合辅导,避免企业多跑路,费时费力。

  【减】

  行政审批“瘦身”取消9事项

  含义:即减少审批事项,大幅度缩短审批办理时限,实实在在地为企业和个人减负。

  市编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对投资项目审批制度“瘦身”,包括三项内容,分别为精简审批事项,减少审批内容和压缩审批时限。

  具体来说,首先是对建设投资项目的审批事项作“减法”。经梳理,本市建设投资项目审批事项共168项,此次共精简18项。其中,取消“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前期工作”等9项,合并“不使用政府投资工业和信息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招标方案的核准”等5项;下放“防洪工程、城镇河湖等中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项目”等4项。

  其次,对于有国家规定强制性标准的事项,北京改变了过去采取审批方式替企业“把关”的做法,交由企业和中介机构依法落实,主管部门加强监管。最后,对于必须要审批的项目,则采取压缩时限的做法。

  【调】

  统一标准疏通堵塞点

  含义:此次改革,本市重点对办理环节作了调整,对不合理的环节进行优化。

  具体来说,如调整了土地储备项目和土地公开交易项目的办理程序。此次改革,将原来在土地公开交易项目中需要分别办理的能评、环评等审批事项,打包前移至土地整理储备阶段,由规划部门协调其他相关部门后,综合出具供地条件,土地入市交易后,企业不用再逐一办理相关审批。

  【并】

  “审”和“批”并行改变职责不清

  含义:即完善并联审批。通过形成一个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并联办理,以及市区两级联动的工作机制。

  具体做法,首先,对并联审批环节予以明确。2011年北京已建立了分阶段并联审批制度,此次再次明确,发展改革和经济信息化部门在立项环节,规划部门在办理建设项目规划条件环节和设计方案审查环节,分别牵头组织协调相关部门进行并联审批。

  其次,建立了并联审批告知机制。即牵头部门在确定项目符合办理意见要求后,要向相关部门发出并联审批告知单,牵头初审和告知的时间不超过3个工作日。

  ■ 案例

  “中国尊”受益提前1年开工

  东三环CBD核心区,一个由蓝色彩钢板围合的建筑工地内,距地面20多米的深坑里护坡桩已搭建完成,像一个个站得笔挺的卫兵,守护着工地四周。

  虽然现在只是深坑,但在这块11478平方米的地块内,不久的将来将会建起一座高达528米的地标性建筑——中国尊。“7月底开工,比我们预想的早了一年多,这在以前都难以想象。”中建三局中国尊项目负责人表示。

  该负责人所说的“难以想象”,指的就是市住建委推出的分段审批、分部分核发许可证的改革措施。该项目也是全市首个享受到这一改革措施的项目。住建委将该项目的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分为三段,即底板及以下、底板以上正负零以下和正负零以上颁发。通过这种方式,该项目可缩短建设周期两至三年,使项目提前投入运营,减少建设单位的资金压力。

  而以前的审批是面向整个“大块头”,只有建筑项目所有的规划全部做完,才能审批。像这种超高层建筑项目审批手续和办理流程也相对复杂,没有一年半载根本无法完成,一个超高层建筑整体开发建设周期都在5至8年左右。

  ■ 举措

  土地入市前已做完“B超”

  改革以前,土地储备和一级开发流程是,先由发改部门在项目单位取得规划部门建设项目规划条件,国土局建设项目用地预审通过后,即办理项目核准审批手续;之后办理征地相关手续,并发放建设用地批准书,再由交通部门办理交通影响评价审核,由规划部门办理建设项目供地规划条件,最后由国土局组织入市交易。

  简单地说,以前开发商通过招拍挂拿到的土地,并不了解土地规划条件。而今后,再拿到的土地,已由规划部门组织文物、交通、水务、地震、民防等部门提前对土地做好“B超”,开发商拿地时心里明明白白,不再四处碰壁。 (记者 蒋彦鑫)

【编辑:张玉玺】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