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四季度地方楼市调控或密集加码

2013年10月24日 10:57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广东省国土资源厅有关负责人强调,确保今年第四季度和明年第一季度不再出现“地王”。何建文 摄

  尽管新一届政府并未就楼市调控有过明确表态,但房价的快速上涨无疑给了地方政府巨大压力。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9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有69个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上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城市同比涨幅更均超过20%;二手房方面,价格同比下降也仅2个,同比涨幅中最高达到17.8%。

  距离年底仅有不到3个月,从目前的数据来看,部分城市可能很难完成年初应国务院要求出台的年度房价控制目标。有迹象显示,部分城市近期陆续收紧调控政策或采取了应对办法,四季度各地可能迎来新的政策窗口期。在楼市调控长效机制尚未出台的背景下,限购、限价、限贷等行政调控措施非但短期内不会推出,更有加码的可能。

  ●南方日报记者 卢轶

  1

  自住型商品住房价格比周边低30%

  昨日消息,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表示,今年年底北京市将供应2万套左右的自住型商品住房。明年自住型商品住房的供应还将大规模增加,计划推出5万套左右。据介绍,这类住房价格将比周边商品房低30%左右。

  据了解,3月底北京出台的“国五条”落地细则明确提出了要进一步降低自住型、改善型商品住房的价格,逐步将其纳入限价房序列管理,引起了广泛关注。北京市有关方面表示,此类住房主要是解决居民自住型、改善型等基本居住要求,因此要对此类住房的上市年限和收益将进行一定的限制。

  而昨日北京住建委的消息显然是对上述政策的落实。据了解,此类住房面向全市符合限购条件的家庭,其中保障房轮候家庭及本市无房家庭优先购买;价格比周边商品住房低30%左右;套型以90平方米以下为主,购买此类住房后五年内不得上市,五年后上市收益的30%上缴财政。

  在前三季度出让住房用地同比增加1.3倍的基础上,北京市重点将通过“限房价、竞地价”的方式,加快自住型商品住房用地供应,着力满足需求最旺盛的刚性自住需求、改善型需求和夹心层家庭。今年以来,已在朝阳、海淀等推出了3宗自住型商品住房地块。北京市政府明确表示年内土地供应将以自住型住房项目为主,近期又在朝阳、通州、大兴、亦庄、顺义、昌平、平谷等区县推出了多块配建自住型商品住房项目用地,房价在1至2.2万元之间,年底前将形成2万套左右供应。明年,自住型商品住房的供应还将大规模增加,计划推出5万套左右,并且在土地供应计划中单列,优先供地,确保供应。

  2

  完成年度房价控制目标压力大

  国家统计局最新出台的数据对不少城市来说无疑是个坏消息。与去年同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温州1个,上涨的城市有69个。值得注意的是,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有15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上涨超过10%,24个城市涨幅在8%-10%之间。

  特别在一线城市,根据各市上半年出台的“国五条”落地细则,北京市明确今年全市新建商品住房价格与2012年相比,要总体上保持稳定;上海提出根据本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等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物价水平,2013年度要保持房价基本稳定;广州要求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涨幅要低于广州市年度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幅;深圳则表示将根据深圳市年度经济发展目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和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等情况,确保2013年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涨幅低于本市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长速度。

  而从9月数据来看,北上广深同比涨幅通通超过20%,是该项统计自2005年开始发布以来首次出现的情况。这也意味着,四大一线城市要在今年仅剩不到3个月的时间内扭转房价上涨趋势,保持全年房价基本稳定,或涨幅低于本市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长速度(匡算约控制在10%左右),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业内人士分析,房价持续上涨一方面是公众对房价上涨的预期不减,另一方面市场对持续十年多的楼市调控政策也产生了“耐药性”,此外受土地供应及新开工面积限制,市场供求关系并未根本改变,部分热点城市楼市库存更降至历史低点,要短期内抑制房价上涨势头并非易事。

  3

  国土部要求四季度防范高价地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部分城市四季度可能密集出台微调政策,相关部委近期也开始采取行动。

  9月底,国土资源部悄然召开了部分城市房地产用地管理和调控工作座谈会。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胡存智在会上表示,四季度要加大高价地的防范力度,国土资源部门要将严防高价地作为近期市场稳定的首要工作目标。

  业内人士分析,从国家统计局数据来看,一线城市与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涨幅差距正在逐步拉大,导致这种分化的主因就在于土地供应。近年来,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土地供应不足,但市场需求持续增加,市场出现供不应求局面,而众多三四线城市在土地财政驱动下大量供地,给市场带来消化压力。而按照历年土地供应规律,四季度往往是土地供应的高峰,市场产生高价地动力很大。因此国土资源部在年底提出防范高价地的要求,也是防止进一步由地价推高房价。

  记者从广东省国土资源厅最新获悉,为落实国土资源部部分地区和城市房地产用地管理和调控工作座谈会的要求,近日该厅也召开座谈会,要求确保广东土地市场总体稳定。据了解,省国土资源厅要求各地要以过去5年实际供地平均量为标准,保证住宅用地供应量显著增加,保持土地市场供应总体稳定。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年底必须实现10%-30%的增幅,部分城市还要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落实力度。

  广东省国土资源厅有关负责人强调,各地要加强监督,多控并举,提高市场调控运作水平。既要坚持市场形成地价的机制,也要消除炒作,消除地价异常信号,确保今年第四季度和明年第一季度不再出现“地王”。

  4

  普遍期待建立楼市调控长效机制

  针对楼市的现状,建立楼市调控长效机制,让行政调控措施逐步退出,成了各方普遍的期待。

  种种迹象显示,中央似乎有意改变自身在楼市调控当中的强势角色。但本届政府暂时未对楼市调控作明确表态,并不意味着对楼市不重视。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胡志刚表示,对于中央政府而言,与其匆忙草率地为房市调控下达行政指令,给市场制造新的问题,倒不如认真研究制定与房市调控长效机制相关的法律、税收等政策。这也与本届政府想要还市场一定自由的工作思路相吻合。

  有消息称,有关楼市调控长效机制的初步草案意见形成,具体方案将有望在近期公布,有关房产税扩围的可能性很大。另有消息人士向南方日报记者透露,此前又传将在年底召开的全国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可能会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合并召开,届时将明确新型城镇化的有关战略,与其密切相关的金融货币体系、土地制度、财政税收制度等长效机制可能取得突破,都将对楼市造成深刻影响。

  不过对地方政府来说,楼市调控长效机制无疑远水救不了近火。距离年底越来越近,近期部分城市纷纷收紧调控政策或出台政策。如郑州上月实施了“房价零增长”政策,“限购令”进一步升级,据称已收到成效;10月11日,深圳出台“深八条”,要求人民银行要抓紧研究调整第二套住房贷款的首付比例和利率;10月12日下午,南京出台新政,严格限制购买第三套住房。

  中国指数研究院最新报告《2013年四季度中国房地产市场趋势展望》指出,虽然目前多数经济指标仍在中央预期之内,宏观经济企稳,但房价的快速上涨加大政策调整预期,尤其是北京、广州等今年涨幅较为突出的城市调控加码风险加大。

  ■最新动态

  北京强化7条措施着力“稳房价”

  据新华社电 北京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23日表示,北京市“稳房价”的决心坚定不移,在既定政策的执行上将进行全面升级和强化,具体包括组建限购监督委员会等7条措施。

  一是加强限购政策社会监督,组建限购监督委员会,严厉打击骗购行为。对弄虚作假违规骗购的购房人列入黑名单,5年内不准在京买房,对企业协助造假的,冻结全部在京项目的手续办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机关查处。

  二是严格资金监管,加强审查和税收稽查。进一步强化预售资金监管,对房价过高、上涨过快、利润率过大的项目,将启动全额监管,重点审查地价款来源和开发成本,并加强税收征管和稽查。

  三是强化价格引导,严查变相涨价项目。参照前期和周边项目价格,引导开发商合理定价,对定价高涨幅大且不接受政府引导的项目,将暂缓上市。

  四是进一步严格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的执行。进一步强化购房人贷款资格审核,严格按规定调查家庭住房登记记录和借款人征信记录,严禁向不符合信贷政策的借款人违规发放贷款。相关部门将联合开展执法检查。

  五是切实增加供应,有效满足居民刚性自住需求。通过“限房价、竞地价”方式,加大自住型商品住房供应力度,满足中端需求和夹心层家庭需求。今后年度这类住房用地在土地供应计划中单列。

  六是加强市场监管,部门联动,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对存在闲置土地、炒地、捂盘惜售、哄抬房价、变相涨价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采取禁止其参加土地竞买、不对其发放新开发项目贷款、强化土地增值税征收管理等措施。

  七是加强市场信息公开,提高市场信息透明度,防止误导误读。加强房地产市场信息公开,防止不当言论和错误数据信息误导市场预期,对恶意制造和散播谣言、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严肃查处。

【编辑:张玉玺】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