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2月南京商品房成交降温 专家:有望出现拐点降温

2014年02月18日 10:26 来源:金陵晚报 参与互动(0)

  马年刚刚来临,“倒春寒”来袭,南京气温骤降。这股寒意不仅蔓延在天气上,同时也蔓延在房地产领域。从进入2月份之后,南京的房价虽然仍然有上涨的趋势,但是成交量明显下滑,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表现类似。

  楼市数据:

  新房日均成交量下滑超六成

  在全国房地产市场趋冷的形势下,南京市场也逃不出转冷的趋势。春节后的南京楼市开始出现了疲态,成交量开始明显下滑。截至昨日下午6点,据官方网站南京市网上房地产数据统计,2月1日-17日全市商品房共成交1473套,日均成交量仅为85套。据悉,上个月全市商品房成交超过7000套,日均成交量超过220套。

  对比发现,本月的成交速度,明显不如上个月,2月的商品房日均成交量环比上个月下滑62.3%。目前,2月已经过半,全市仅有两家楼盘开盘,商品房成交量还不到1500套,按照目前的卖房速度,今年2月份的成交量预计难超去年2月份4263套的成交量。

  供应大年:

  开发商提价买房人持币观望

  经过去年一年的火热楼市,今年南京的开发商无论是在年销售任务的制定还是房价的制定上,不少持有乐观态度。

  金陵晚报记者调查发现,今年南京房企的销售指标普遍提高,保利、世茂、升龙等外地品牌房企的销售指标在60亿元以上。与此同时,新年想涨价的开发商不少。从目前领取销许的楼盘来看,1月份以来已经有13家楼盘涨价,江北的雨山美地涨幅最高,该楼盘春节前领到最后小高层房源销许,均价11500元/平方米,相比此前的开盘价上涨3000元/平方米。

  不过买房人似乎不买账,不少买房人购房心态比去年发生了改变,更加理性,开始持币观望。

  根据市政府的规定,今年南京住宅供地将达到500公顷以上,比去年增加25%。同时,南京将加大中小户型住宅供地及建设力度,新增商品房则要达到700万平方米以上。据统计,今年的新房上市量有望达到10万套,而去年的新房成交量为8.9万套。但从目前的表现来看,今年的卖房速度却难超过去年。

  专家预测:

  今年楼市有望出现拐点降温

  业内人士分析,在资金整体紧张的情况下,房地产行业贷款偏紧的局面在短期内仍难以改变,而且资金面对楼市的影响在加剧。

  南京房地产开发建设促进会秘书长张辉认为,今年的楼市难有去年火热,有望降温。他分析,随着房价的上涨,购房者的抗性会增加。“今年南京的房价有望通过供求关系来调节,土地井喷上市,将缓解土地供不应求的形势,有助于平抑地价和房价的上涨。而经过去年透支的购房需求,今年的购房需求将高位回落。从供求关系来看,房地产将遭遇较大变数。”张辉表示。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高波预测,2014年房价会出现大幅度上涨的可能性不大,并预测在2014年、2015年,房价将出现低点。高波分析,根据房地产市场周期波动,每隔两年到四年,房价有一次冲高然后回落的过程。从2012年开始,房价出现缓慢上涨,2013年又出现量价迅猛增长的情况,因此在这之后市场肯定会做出调整,所以2014年的房价出现大幅度增长的可能性不大。他预计,今年一二季度将进入房价高位盘整、小幅波动的阶段,也就是萧条期。这种萧条,不是房价应声而下,而是停滞不前,涨不动了,同时交易量萎缩。

  楼市声音

  金融部门已在做

  未来房价下跌应对准备

  “金融部门已在对未来房价可能下跌做准备。”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在日前表示,中国面临经济减速、产能过剩、地方债务、货币泛滥等五方面风险。在房价上涨原因不明的情况下,金融部门目前已在对未来房价可能下跌做准备。地方政府债务总量上看不是问题,但局部问题较突出。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很少有国家的房地产市场可以连续十多年持续上涨而不调整的。如今已有太多的迹象显示,我国房地产市场自2003年以来的黄金发展期即将结束。

  ——宏观经济评论人,经济学博士项峥在《上海证券报》撰文指出,经过十多年的持续上涨,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强烈的调整需求。而当前维系房地产市场资金链条的是金融市场的“刚性兑付”潜规则。一旦刚性兑付被打破,风险投资被充分引入,影子银行融资被规范,房地产市场的资金链条就会断裂。北京青年报

【编辑:张玉玺】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