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杭州楼市迎“马年第一降” 会否产生传导效应?

2014年02月26日 14:51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杭州市城北一楼盘日前宣布降价“清盘”,这一突如其来的马年楼市“第一降”给杭州乃至全国楼市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随后常州市也传出楼盘降价声音,在经历了2013年房价“涨声一片”之后,楼市“马年首降”会否产生传导效应?

  杭州楼盘单价直降数千元

  几天前,杭州城北的楼盘德信北海公园以15800元/平方米的特惠均价进行“清盘”行动,单价下降2000多元,创该板块新低,而且这次“清盘”也包括该楼盘此前尚未推出的“楼王”。这是杭州楼市沉寂一年多之后,再次以打响降价“第一枪”而为全国关注。

  就在大家讨论会否有楼盘跟进降价时,同一板块的楼盘天鸿香榭里率先“应战”。该楼盘将销售均价从此前的近17000元/平方米调整为13800元/平方米,起价为11800元/平方米。其打出的广告宣称“直降6000元/平方米”。

  “下一个降价的会是谁?”不少杭州市民询问。尽管在一些周边楼盘的销售人员看来,德信降价完全是市场策略,并不会重新定义板块房价,自己更不会贸然跟进,但大幅降价无疑助长了购房者的看跌心理。同板块的滨江万家名城加推房源平价开盘,实质等于变相降价,因为在去年,几乎所有楼盘的后期开盘价格都要比前期贵不少。

  此外,其他一些楼盘也陆续推出部分特价房、存就抵等优惠活动,也是此次德信北海公园降价的“余音”。另据了解,在杭州楼盘降价后不久,同处长三角地区的常州也有楼盘宣布降价,单价直降5000元/平方米。

  杭州为何成为“第一个”?

  在不少杭州购房者看来,此次德信降价绝非偶然,其他楼盘跟进降价只是时间问题,因为此次看似偶然的降价中透露出杭州楼市在持续高库存下的必然反应。

  尽管创造了仅次于2009年的历史次高成交记录,但杭州楼市在2013年也成为全国楼市库存最高的城市。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杭州市区商品房库存达到11.3万套,其中住宅达7.7万套,远高于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

  2013年,杭州市区土地出让金收入为1326.9亿元,创历史新高。据估算,自2009年以来5年,杭州土地供应量“变现”为商品房再减去已销售的量,杭州楼市目前的潜在供应量约为50万套商品房,如果以过去三年的平均去化速度计算,消化这些潜在供应需4-5年。

  供给仍旧持续不断增加。杭州市国土资源局表示,2014年杭州市区供地总量和宅地面积均超去年计划数,也多于过去五年的年均实际供应量。这意味着楼市供给仍会增加,在没有强劲需求的情况下,房子“卖不动”将是2014年杭州楼市的基调。

  高库存成为悬在开发商头上的一把“利剑”,要想提高成交量,降价无疑是最好选择。

  不过,楼盘降价引发的“房闹”多少给市场造成另外的影响。德信、天鸿降价引发的“房闹”仍在继续,就已经有其他楼盘的老业主在杭州本地房产论坛上提醒:“要降价请考虑老业主的感受”。

  对全国楼市影响几何?

  曾经领涨全国的杭州楼市如今开始领跌,楼市是否进入“马上降价”的节奏?回顾杭州楼市对全国楼市的影响可以发现,“领涨”的确是带领其他城市房价一起涨,“领跌”却只是领先其他城市房价率先下跌。

  2012年四五月间,也是在城北板块,距离德信北海公园不远的一个楼盘打响了当时的楼市降价“第一枪”,随即在杭州掀起了一场降价风潮,但其他城市并无响应。此次杭州楼盘降价,影响也只限于杭州本地?

  在快房网首席评论员程伟明看来,“降价是大势所趋,马上就会有下一个降价的楼盘。”他同时指出,“库存量大的二、三线城市普遍面临降价压力,因为持续的‘增供限购’政策已经发挥效力。”

  回顾过去一年可以发现,全国楼市的主基调不是北上广深等部分一二线城市房价大幅上涨或温州、鄂尔多斯等个别城市房价下降,而是绝大多数城市房价微涨或保持稳定。

  在楼市分化的大背景下,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由于强劲的需求,而难以看到降价苗头,相反,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的风险已经初露端倪。“2014年可能是部分二、三线城市楼市降价的节点,杭州楼盘降价的影响将会逐渐波及这些城市。”程伟明说。

  的确,“卖地”生财并非是哪个城市的专利,房屋供给大幅增加在许多二、三线城市都是不争的事实,与此同时,持续的“限购”政策让投资者逐渐隐匿,有购房资格的人越来越少,需求不旺已成“通病”,楼市当期降价压力较大。

  更值得注意的是,二、三线城市楼市的地域性特征愈发明显,新需求补给缓慢,楼市预期降价可能性增大。

【编辑:张慧鑫】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