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红星美凯龙与吉盛伟邦由“并购”转为“品牌合作”

2014年05月29日 15:13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上周,红星美凯龙与吉盛伟邦的合作由“并购”转为“品牌合作”这条消息吸引着家居人的眼球,双方的合作为何“转向”成为圈里人热议的焦点,各种分析、各种猜测不绝于耳。

  一纸公函掀起的波澜

  5月22日,吉盛伟邦发给各厂商负责人的一纸公函轰动了整个家居业。

  公函显示,吉盛伟邦和红星美凯龙将《股权受让框架协议》变更为《品牌许可使用合同》。依照该合同,吉盛伟邦将按自身发展战略,以上海、广州、长春为基础向全国发展,将“吉盛伟邦”商业品牌独家授权予红星美凯龙在全国范围内发展新商场。吉盛伟邦集团将对“吉盛伟邦”商业品牌的使用进行服务和管理。

  同日,红星美凯龙发布的公告也证实了此消息。称2014年1月,红星美凯龙与吉盛伟邦曾签署《股权收购框架协议》。然而在履约过程中,双方经深入讨论,最终达成新的共识,将股权收购调整为品牌战略合作,双方签署了长期品牌许可使用合同。

  当初,中国家居卖场中规模最大的红星美凯龙,全资并购家居业影响力排名第三的吉盛伟邦,曾在业内引起了极大震动。

  “转向”与资金现状无关

  二者的合作方式究竟为何“转向”?这是众人最关心的问题。显然,业内人士并不满足于红星美凯龙方面给出的“认为‘基于品牌为纽带的战略合作’比‘并购’更加符合双方一致的商业利益和各自长期的战略目标”这一解释,而各种猜测不绝于耳。

  因有消息称,当初这起收购主要采用红星美凯龙自有资金进行运作,全部现金,没有换股。于是有人说,红星美凯龙是因为“缺钱”而最终放弃收购。

  然而,据红星美凯龙未经审计的《2014年一季度合并和母公司财务报表》显示,红星美凯龙在2014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95亿元,去年同期9.02亿元,同比上升21.3%;一季度期末余额32.84亿元。

  不仅如此,有消息称,红星美凯龙自2008年开始便引入风投资金,先后获得华平、中信、复星、渤海产业基金等国内外知名私募机构近30亿元风险投资。此外,红星美凯龙还曾发行15亿元的中期票据。

  由此看来,即便将吉盛伟邦纳入囊中,红星美凯龙也不至于出现资金问题。

  品牌合作比并购更值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红星美凯龙之所以改变初衷,是发现自己高估了“吉盛伟邦”,用20多亿元的价格收购并不值。

  事实上,红星美凯龙对吉盛伟邦觊觎已久。早在2009年底,红星美凯龙便启动了吉盛伟邦收购计划,但因为诸多原因而不了了之。试想,如果在那个时候,这起收购成功,或许会改写家居行业的历史。然而,这起收购达成协议偏偏发生在2014年。

  就在红星美凯龙在发布并购吉盛伟邦消息至今的三个月中,家居行业竞争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家居卖场领域,居然之家无疑是红星美凯龙最大的竞争对手。居然之家在北京站稳脚跟后,也开始将视线放眼全国。过去几年,这一南一北两家家居卖场一直比着扩张。截至2013年底,红星美凯龙全国商场的数量达130家,居然之家的店面数量在80家左右。从商场数量上来看,红星美凯龙相对占优,论规模是全国家居卖场中的“老大”。但“老二”也时常让“老大”捏把汗。

  这起并购能给红星美凯龙带来什么?第一与第三的结合,无疑进一步扩大并稳固了红星美凯龙在家居业的规模地位。然而,偏偏在今年,居然之家的经营策略发生了巨大转变。从过去着力于加速在全国范围内扩张,转变为进一步提升商场档次,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进口业务。

  对手的这种转变,无疑削弱了通过并购扩大规模的意义。此外,任何一起并购的背后,都将面临着一个较长时间的消化的过程,对任何一家企业来说,商机稍纵即逝,时间是耽误不起的。如果只是为了获得品牌效应,与其并购到不如采取“合作”模式。红星美凯龙此番斥资拿下“吉盛伟邦”的独家品牌使用权,同样能实现当初“双品牌”发展的构想。

  红星美凯龙所推进的“双品牌”战略,可以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并在吉盛伟邦的“家具村”模式基础上建设世界家居工厂直销中心,使公司产品线得到进一步丰富和扩大。立体化的品牌体系将帮助公司实现更精准的市场定位和更全面的消费者覆盖。

  对于“吉盛伟邦”而言,通过授权使用的方式使其品牌传播和影响力大大增强,提升市场认可度,充沛现金流,改善企业财务状况,有利于企业发展。

  由此看来,“品牌合作”这一模式,在现阶段,对双方来说,都是最好的选择。

  本报记者 孙婷婷

【编辑:陈璞】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