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华裔“准教师”的2014:不孤单的求学路

2014年12月30日 16:1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北京12月30日电 题:华裔“准教师”的2014:不孤单的求学路

  中新社记者 杨凯淇

  立正,敬礼。

  30日一早,菲律宾华裔学生沈杰林在教室门口用这种独特方式向他的班主任李旖旎表达谢意。

  过去3个多月里,作为北京华文学院和暨南大学合作培养的第二批华文教育专业学生,沈杰林等140余名海外华裔学生在北京华文学院度过了难忘的“大一初体验”。

  “很开心有机会来中国求学”,沈杰林告诉记者,几个月前,他还在菲律宾一所省级学校担任舞蹈老师,只会说一点最简单的汉语,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如今他已能用汉语进行基本的对话交谈了。除了学习汉语,沈杰林和同学们还游览了故宫、天坛等名胜古迹,亲身感受了冬至包饺子等民俗文化。对沈杰林而言,2014年是快乐的一年。

  和沈杰林同期入学的泰国女生李玉玲说,初到北京时她曾感觉很孤单。“因为我不习惯这里的气候,不习惯这里的食物,不习惯这里的文化,也不习惯这里的生活。”她说,现在觉得不孤单了,因为有了很多异国华裔朋友,也有了像父母一样关心爱护自己的老师,他们虽不是亲人,但胜似亲人。在李玉玲看来,2014年是温暖的一年。

  同样来自泰国的汤文慧曾在开学典礼上表达了对求学生活的期待与不安。“我终于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大学的热烈氛围,但这也意味着我必须尽快融入一种新的语言环境。”她表示,等到本科毕业后,同学们将回到各自家乡做华文教师,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汤文慧的2014年充满了使命感。

  “他们总是感觉时间紧张,争分夺秒地想要多学习一些知识、多了解一些文化。”北京华文学院教师李旖旎说,这些海外华裔学生将按照“1+3”模式,先后在北京、广州度过4年求学生涯。因此,学生们很希望在这短短一年中,将北京的一切都印在脑海中。“学生们有了紧迫感,我们的教学成果自然更显著。”

  作为华文教育工作的创新之举,这种合作办学模式在2014年已初显成效。据北京华文学院院长周锋介绍,今年7月,两校合作培养的首批47名华文教育专业学子已结束在京学习,前往暨南大学开始接下来3年的学习生活。在他看来,这样一次跨越大江南北的学习经历和体验,能让学子们汲取多元而统一的华文教育知识,收获更多人生感悟。

  2014年,围绕华文教育展开的创新工作并非仅此一项,各界纷纷献计出力,为求学路上的华裔学生增添新动力。

  华侨大学华文教育研究院创建的“华文教育智慧教室”于2014年7月正式启用,采用碎片“云”和互联“端”技术开展教学。正如华侨大学校长贾益民所言,“这大大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用一种以兴趣、发展、需求为动力的‘个性化’汉语学习取代了传统的‘规定性’学习。”

  一直以来,为了支持华文教育的创新发展,中国侨务部门做了大量工作。随着时间推移,华文教育也面临新形势、新机遇。为此,国务院侨办于2014年12月召开第三届世界华文教育大会,国务院侨办主任裘援平呼吁海内外各界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新时期的华文教育工作,引导华文学校转型升级发展,推动华文教育向标准化、正规化、专业化方向迈进。

  国务院侨办亦首次提出,在今后3年努力建设有利于华文教育发展的“两大机制”,倾力打造支撑华文教育发展的“六大体系”,内容涵盖施教、教材、培训、帮扶、支撑、体验等多方面。

  “华文教育被誉为中华文化在海外的‘希望工程’,中华民族在海外的‘留根工程’,也是华侨华人社会最重要的‘民生工程’。”裘援平在会上提出,希望到2017年,在海外华侨华人聚居地基本实现热爱中华文化的适龄华裔青少年“有学上、有书读、有合格老师教”的目标。(完)

>华人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