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越侨的中国生活:从“法式面包”到“小卷粉”

2015年03月27日 21:1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红河3月27日电 (记者 保旭 马骞)三月底的云南省蒙自市十分炎热。正是因为天气的原因,街上各种冷饮小吃店生意十分红火。阮碧玉一边抱着自己的小重孙,一边还不忘招呼客人,儿媳妇邓娟正在忙着制作越南小卷粉。因为人特别多,虽然熟练,但邓娟还是忙得满头大汗。

  阮碧玉是一位出生在云南开远市的越侨,而这家生意十分火爆的小店是她经营了近五十年的“家产”。

  阮碧玉选择在蒙自做饮食行业,并不是偶然,而是继承了父亲的“家业”,虽然这一点她并不承认。因为她的父亲阮汶聚是一位出色的法式面包师,而这个技艺到了阮碧玉这一代就失传了,她仅仅学会了“越南小卷粉”。

  阮碧玉告诉记者,父亲是在滇越铁路修通后,被一家大公司请到中国的面包师。“滇越铁路开通,许多法国人、越南人在云南,他们希望吃到地道的法式面包,而许多云南人也学会并且喜欢上这种面包,正因为如此,我父亲被请来中国做面包。”

  阮碧玉说,“当时面包都是用明火来烤,而且一般制作流程需要四五天,做出的面包特别香”。

  在阮碧玉的记忆中,父亲做的面包除了自己最爱吃,在云南也十分有销路,“南到河口,北到昆明,只要滇越铁路有站的地方,都有父亲做的面包卖”。

  提起父亲做的面包,阮碧玉至今难忘,“现在都怀念那个口味,但是再也找不到了”。

  这点遗憾主要来自于阮碧玉并没有学会父亲的面包手艺。而阮碧玉却学会了另外一种越南小吃“小卷粉”。

  1967年,阮碧玉就开始给大伙做越南小卷粉。到了上世纪80年代,阮碧玉正式开起一家小店。因为技艺独特,口味正宗,小店生意十分红火,那时一度被当地人认为“能去这家店吃一次小卷粉是很奢侈的事。”

  为了能让自己的手艺不留下像父亲面包手艺失传那样的遗憾。她选择了儿媳妇作为自己手艺的继承人,现在儿媳也成为了这个小店的“当家师傅”。而阮碧玉的孙子也另起炉灶,在另外一个地方开起了一家小店,但生意远比不上老店。

  阮碧玉觉得现在云南市场“越南小卷粉”卖得越来越多,已经成为当地人和外地游客在云南必吃的特色小吃。但是口味却越来越不正宗。她干脆收起徒弟,教更多人来做正宗的小卷粉。

  年近70岁的阮碧玉经常牵挂着自己的兄弟姐妹,“三个回到越南,一个在昆明,三个在开远,我就在蒙自。现在交通便捷了,我可以经常去看他们,哪怕是回越南也很便捷。”

  阮碧玉还经常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时光。那时,有越南小卷粉,有父亲做的法式面包,还有一趟一趟的小火车在云南和越南之间“奔跑”在米轨上。(完)

>华人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