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澳洲“反华传单”闹剧:华人淡定 议员发声

2015年06月05日 15:27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

  5000份“反华传单”换来的却是8人到场的尴尬结局。最近,发生在澳大利亚的这场“闹剧”究竟是怎么回事?在这场“闹剧”中,华人淡定,议员发声。这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

  房价上做文章,

  别有用心

  5月底,悉尼许多居民区出现了几千份“反对中国人入侵”的传单,抗议中国人在当地购买房产,炒高房产价格,号召当地人示威抗议。

  传单选择了房价来做文章。事实如何呢?“澳大利亚,特别是悉尼的房价的确比以前高了很多。但是,根据澳大利亚房地产协会专家的统计,目前,国外投资者买房的比例占19.5%,而中国投资者购房只占所有海外购房者的17%不到。”澳大利亚天津同乡联谊会会长沈铁接受本报采访时说,“而且,华人买房是在澳大利亚政府的鼓励下进行的,也是在其法律框架内进行的。”在房价上做文章,只能说是别有用心。

  澳中商业峰会主席杨东东则认为此次活动的发起者或许还有其他目的:“这次活动的发动者号称是‘自由之党’,不过,我从联邦议员那儿了解过,这个党目前还没有注册成功。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将来这个党不会注册成功。此次活动可以说是一种造势,选择一个民众关注的话题,吸引公众注意,有利于其下一步的活动。”

  “一个名为尼克的人在‘脸谱’上发动了这次活动,当时有800多人注册要参加。我和身边的朋友都觉得这件事情有些可笑,相信不会有太多人参加,不过,我们也没想到当天只有可怜的8个人参加。”沈铁说。

  据当地媒体报道,在示威现场,警察和媒体人数远超示威人数。“现场还有自发到场的反示威人士,举着‘中国和澳大利亚是好朋友’、‘我们爱多元文化’等标语”。杨东东说,“这些人都是自发的,都是好样的。”

  华社沉着应对,

  有备而来

  “所谓‘反华传单’我们第一时间就注意到了。”杨东东说,“说实话,侨团领袖还是有些焦虑的,因为这反映了一种排外的情绪。我们商量了一下,还是用‘如临大敌’的态度来面对这件事。当时我们就决定,必须第一时间把我们的声音传播出去,把这种种族主义的苗头遏制住。”

  当地华社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联系几个联邦议员和州议员,希望他们第一时间表态,批判这种种族主义言行;另一方面,搜集并公布相关数据,比如政府的鼓励政策、房地产方面的数据等,用事实说话,证明这种言论的偏激性。

  “两位联邦议员朗迪和科尔曼平时就比较关注华人社区。他们的选区都是华人聚集地,和我们的联系也比较多,所以我们重点做了他们的工作。”杨东东说。

  效果是很明显的。众多联邦议员和州议员纷纷公开谴责“反华传单”。联邦议员朗迪在声明中谴责说,我要让澳大利亚华人社区知道,绝大多数澳大利亚人不认同这个传单表达的情感,我本人对这种妄图发酵种族仇恨和分裂社区的尝试表示愤怒。另一位联邦议员科尔曼也发表声明说:“澳大利亚欢迎来自各种文化背景的人,这也是我们国家这么美好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应该挺身而出,反对任何时间发生的任何形式的种族主义及排外主义,发这种骇人听闻传单的人必须受到谴责。”

  “我们没有组织人员去现场。我们相信我们的人气一定压过对方,但是如果这样,反而是帮了他们的忙,提高了社会对这件事情的关注度。”杨东东说。

  沈铁也认为,此次悉尼华人在该事件的处理上非常成熟。“如果我们华人代表到场,双方不可避免地会有言语交流,甚至可能出现比较激烈的场面。这或许是某些媒体想要见到的。这次所谓‘反华传单’反对的是华人推高房价,这本身就是一场闹剧,没有必要把它闹大。”他说。

  事过后回头看,

  反思自身

  “我们感觉到,此次通过联邦政要来发声比我们自己发声更有利。”杨东东回想此次事件的整个过程时说,“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我认为,海外华人在遭遇到类似辱华排华反华言行时,必须用‘如临大敌’的态度第一时间反击,把这种苗头遏制住。”

  具体如何应对,则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沈铁认为:“要根据发起人的背景和身份区别对待。比如,去年有位国会议员在电视台接受采访时发表了辱华言论,当时,我们就组织了很多人到新南威尔士州政府门前示威游行抗议,并向州政府和联邦政府递交了抗议书。这样的行为,我们就必须要求他道歉,否则抗议不止。”

  当然,受访者也认为华社本身也需要反思。沈铁说:“华人在当地购物购房是比较舍得花钱的。这些年,大家的确有钱了,买房子时,不像西人那样斟酌很久,讨价还价,而是看中了就会用高出底价很多的价格买下房子。”杨东东也指出:“华人有时做事的确太张扬,各种‘扫货’行为让人看了难免心里会有想法。”

  不过,无论如何,“反华传单”已经成为一场“闹剧”,无论是中澳之间越来越紧密的联系还是澳大利亚提倡多元文化的理念,都让辱华排华反华的情绪在这片土地上没有太大市场。

  “就在前两天,我参加了一部电影的首映式。电影反映的是二战时,澳大利亚的码头工人拒绝为当地一家钢铁公司装运生铁到日本,以抵制日本帝国主义用这批钢铁制造武器屠杀中国人。”沈铁说,“影片反映了澳大利亚对中国的友好情感,很感人。”在澳大利亚工作生活了近30年的沈铁和杨东东都相信,在澳大利亚,友好才是主旋律。(张 红)

【编辑:杨斌】

>华人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