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侨乡福清民间收藏家捐古物构件助家乡传统文化传承

2017年06月07日 23:3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侨乡福清民间收藏家捐古物构件助家乡传统文化传承
    藏品。 郑松波 摄

  中新网福清6月7日电 (郑松波 陈仁杰)“再过几天,一都镇王坑村的宋代古廊桥就修好了,到时请你们也帮忙宣传一下,吸引游客到当地旅游。”7日,刚从宋代古廊桥修复工地回来的民间收藏家陈修俊对中新网记者说。

  陈修俊系福建福清市阳下街道作坊村村民,他的家被称为“民俗博物馆”,藏品有林则徐手书牌匾以及各种秤砣、箸笼、家具、烟斗、石臼、瓷器、陶器、木器、服饰、眠床等,数量达数万件。

藏品。 郑松波 摄
藏品。 郑松波 摄

  他所说的宋代古廊桥,位于福清一都镇王坑村的古驿道上。古廊桥始建于宋代,历经近千年的风雨,石板桥依在,桥上的古廊桥构件却早已不知去向。今年初,陈修俊获悉古廊桥现状后,愿意捐赠自己收藏的价值30多万元的清代廊桥构件,并由福清市旅游局和一都镇政府、王坑村等单位共同出资出力对廊桥进行修缮。

  这不是陈修俊头一次捐赠古物构件。位于福清渔溪镇联华村的黄檗山万福寺,是中国禅宗一大道场,也是日本黄檗宗的祖庭,它在佛教对外交往与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不少来自黄檗山万福寺的文物流落于民间。去年4月,万福寺200多年前流失的4个清朝佛塔构件在陈修俊的热心捐赠下回归寺院,让遗失的黄檗文化得以重拾。

  陈修俊从事收藏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了,受父亲的影响,小时候就迷上了收藏古钱币,早年参军时每月7块钱的津贴费,都被积攒下来买“废品”了。如今他收藏的门类越来越广,其中藏品最多的当属旧时木制家具。

陈修俊介绍藏品。 郑松波 摄
陈修俊介绍藏品。 郑松波 摄

  陈修俊说,这主要因为近三十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很多农村农舍改建、城市旧城改造,很多旧家具、旧物件被当“废品”处理掉。而这些“废品”在他眼里都是宝贝,统统收购来,有次甚至连车费也用掉,扛着收回的藏品走了一夜的路回家。

  陈修俊说,他搞收藏不单单是收存物品,更是在收藏历史。“作为收藏爱好者,抢救和保护有价值的历史文物,我责无旁贷。”

  而他的心愿是,希望在有关部门支持下,能建一座民间博物馆,将他毕生所收藏的物品陈列到博物馆去,让后代人都能见到,发挥这些旧物品的社会价值,让传统文化代代相传。(完)

【编辑:吉翔】

>华人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