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纽约华裔女子莫名收还款账单 不得不防

纽约华裔女子莫名收还款账单 不得不防

2021年01月16日 09:12 来源: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中国侨网1月16日电 题:因为这件事,纽约华裔女子莫名收还款账单!不得不防!

  据说,“买买买”的感觉很不错!

  但如果要你为陌生人的“买买买”买单,会是什么感受?

  最近,纽约一名华裔女子就摊上了这等闹心事儿,无辜欠下一笔1870美元的债务,还遭追讨!

  据美国《星岛日报》报道,纽约布鲁克林宾臣墟一名21岁的华裔女子成为身份盗窃案件受害者,有人利用她的身份资料,申请了三张信用卡四处购物,于是无辜欠债。目前,警方正在通缉匪徒。

  该女子在报警时称,她于最近接到三张未曾申请过的信用卡账单,在联络有关发卡公司时被告知,有人确实利用了她的社会安全号码等个人资料申请了这些信用卡。

  经调查发现,匪徒可能是一名华裔男子。记录显示,他盗用女子的身份资料时,提供了一个含有中文名字的电邮,也提供了一个手机号码。

  就凭借这看似简单的信息,匪徒就轻松实现了“我刷卡,你买单”的愿望。

  都是个人信息被不法之徒利用惹的祸!

  其实不只是这一桩,海外华侨华人因个人信息遭泄露或被盗用,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的事件并不鲜见。

  此前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纽约华裔女子张女士因电邮被盗用,致客户损失数千美元。

  张女士在一家地产管理公司工作,因为长期和房东合作,经常需要用邮件交换一些与资金有关的重要信息。

  一日,她通过邮件告诉顾客需支付一笔费用,并且附上银行帐户号码。

  随后她将手机放置在一旁继续工作,却突然发现手机屏幕灯亮起来,且正在自动发送邮件。待她查看邮件内容吓了一跳,竟和自己几分钟前发送的邮件内容基本一致,只不过银行帐户号码出现改动。

  好在,张女士及时发现,并立即致电提醒对方不要转账,避免了对方的经济损失。

  张女士表示此次自己邮件被盗并非首次,之前同样是通过邮件告诉房屋买卖客户,需要支付一笔费用至指定账户,结果指定账户长时间没有收到款项,而对方却表示已按邮件内容发送至另外账户。

  张女士在查看邮件后才发现他人盗窃其邮件,发出了一封一模一样的邮件,但却更改了银行账户信息。

  因个人信息被泄露而遭遇电信等诈骗的案件也时常见诸报端。

  借助获取的个人信息,不法之徒常常借用听起来令人信任的称呼,通过诈骗电话、发送信息等,令当事者“信以为真”;或者冒充当事人身份行骗。

  留学生小王就曾因社交媒体账号泄露让家人遭受损失。

  2018年3月,小王的家人收到了其社交媒体账号发出的求助信息,当时家人很是着急,也未加求证,随即转账,被骗共计四万元人民币。

  此前还有在美华人因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盗用,注册不雅视频网站,事件曝光后,涉事华人无辜躺枪,自身名誉严重受损。

  由此可见,个人信息安全无小事儿。如若不注意,个人的金钱和名誉都可能会因信息泄露而受损。

  那么,如何做才能避免信息泄露?

  注意:

  一、提高信息安全意识,经常清理遗留个人信息,以及上网浏览痕迹。网络时代,浏览器在记录上网痕迹的同时,也会共享相关隐私,一定要对上网痕迹作出及时清理。

  二、使用社交工具要留意,尽量避免个人信息的标注,在社交平台少晒身份证件、机票等容易泄露信息的照片;若晒,一定要遮挡关键信息。

  三、不用非正规网站或APP,不要随意填写调查问卷或投票,谨慎选择点击免费领取礼物等各种链接。

  四、保护好隐私资料,各种复印件、快递单、各种账单等无用单据要做好销毁,勿乱丢乱放。

  五、安装手机软件时,慎重选择“允许”。社交账号等密码要定期更换,密码设置上,安全系数要高。

  六、谨慎使用公共电脑及公共WiFi。

  当然,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若一旦发现个人信息遭泄露,应立即报警或诉诸法律途径,以及时止损!

  (素材来源:中国新闻网、中国侨网、美国《星岛日报》、美国《世界日报》等;编辑:马秀秀;ID:qiaowangzhongguo)

 

 

【编辑:】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