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叛逆孩子,父亲巧妙接招——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教育
    应对叛逆孩子,父亲巧妙接招
2009年08月05日 16:23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叛逆青少年喜欢在头发上作文章。(美国《世界日报》/法新社 图)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儿子在上高中时,有一天下午放学回家,先生和我也刚巧下班回到家,他说有件重要的事想跟我们“商量”。我们俩老互相对望,私下谈论着,希望他在学校没有惹麻烦,没有跟老师起冲突,没有迟到,没有早退,没有这,没有那…,到底会是什么事,他要跟我们“商量”。

  青少年期的孩子,叛逆性一般都很强,在他们的身心理都处于青黄不接的时期,最容易受到同年龄同学、朋友的影响;同学朋友的想法、看法在他们心目中的份量远远超过父母亲的忠言。儿子也不例外,在他从初中升高中的阶段,无论是学业、交朋友或是参加课外活动,他的“朋友”所说的话永远是金玉良言占第一位,而我们数十年累积给他的人生经验,给他的建议都是次要的。很多时候,他会技巧性的敷衍我们所提的意见,而仍然照着他自己同学朋友的话去做。

  今天他反过来征求我们的想法和看法,着实有“反常”,也让我们感到有“意外”。我们俩你看我,我看你,不知如何回答。我们也需要一点时间作心理准备,最后“征得”儿子的同意,等晚饭过后,三人坐下来,开我们的小型家庭会议。我记得那天的晚饭,吃得并不舒服,脑海里一直盘旋着这两个字“商量”,儿子到底什么事要跟我们商量?同时,我也在想此刻不知先生在想什么?他是否跟我一样,绞尽脑汁,假设儿子在校内或校外所有可能发生的状况,可能的后果,以及任何可用的方法、略去“补救”或“劝导”孩子所有可能犯的过错……。总而言之,我们该如何“对付”孩子?

  晚饭过后,我们三人分坐餐桌的三个角落,形成三人鼎立的局面。孩子的头微微向下斜,眼睛也不时地往下看,一付要认罪的模样。我们屏住气息像要“接受”最后的审判一样……。先生首先发言:“孩子,我们准备好了。无论你做错什么事或是犯了什么过错,无论事情演变到多么不可收拾的地步,告诉我,你有什么重大的事情要跟我们商量?儿子看着我们,吞吞吐吐有一句没一句地冒出一句“I didn't do anything wrong.”但是我要“告诉”你们,“我和两三位同学已决定在这个周末去一家特别的理发店染头发,只染两种或三种颜色…”。

  老天,原来是这么一回事,这是最后通牒,不是“商量”。我的嘴巴僵住了,思绪冻结了,不知如何回答。还是先生沉得住气,我想他的惊讶程度决不亚于我,只是他在紧要关头知道如何控制自己,没有我那么强的情绪反应。

  他对儿子说:“嗯,我想那不是个坏主意。你可以把头发染成任何你喜欢的颜色,那是你的头发,我没有异议,但我有个小小的要求:儿子,我对染头发所用化学药品一无所知,不能给你一个最好的建议。这样好吗?你已经16岁了,我给你我私人皮肤科医生的电话号码,你自己跟这位权威的皮肤科医生约个时间去诊所看他,或是请问他什么时候方便,你可在电话上问问他有关染发、染发剂里的化学成分、染发后化学药品对头皮产生的副作用等等。你妈妈和我都不是这方面的专家,我想我的皮肤科医生是最佳的人选,他会提供给你一流的意见。如果他说没问题,我们当然也决不会反对你将一头漂亮的黑发染成五颜六色的……。”一块大石头从我的心上掉下来,我深深地呼了一口气。

  自从那次谈话后,孩子再也没有提起要染头发的事了,他不说,我们也没有再“追问”。那晚临睡前,我偷偷地问先生,你是怎么想出这么棒的一招来“对付”孩子的?他的回答:“Reverse Psychology”(逆向心理学)。(摘自:美国《世界日报》,作者:罗汉中)

编辑:董方】
    ----- 华文教育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