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教育

中德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动在青岛举行

2011年10月13日 14:1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10月13日电 据青岛市侨联消息,10月2日至8日,美丽的岛城迎来了一批万里之外的特殊客人,15名德国青少年来到这里,与15名中国青少年相聚一起,共同参加由青岛市侨联、青岛托马斯外语学校、德国比格斯学院联合举办的中德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动,

  以史为鉴:从历史脉络认识中德关系

  中德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动的第一堂课是考察青岛迎宾馆,也就是德国总督官邸旧址。该建筑于1907年建成,当年是德国胶澳总督的官邸,故俗称“提督楼”。1898年,中德签订《胶澳租界条约》,条约规定:德国租借青岛99年,租借地面积551.5平方公里,德国获得胶济铁路的筑路权及沿线采矿权。从此,青岛成为德国的殖民地,德国开始大量掠夺资源,与此同时,对青岛的工业发展以及人文精神产生了深刻影响,留下了深刻的德国烙印。中德的历史渊源从中可见一斑。

  在青岛老城区,诸如迎宾馆一样的德式建筑处处可见。为增强文化交流团的感性认识,随后还考察了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古堡监狱、青岛啤酒博物馆、基督教堂等与德国有关的建筑。一名德国中学生在与中国学生交流时表示,这是一次很好的历史文化课,对于我们全面认识中德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很有意义。

  10月4日,中德青少年文化交流团来到青岛市档案馆,系统地认识青岛遭受德、日、美等列强侵略和掠夺的历史,以及青岛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参观结束后,德国交流团团长、比格斯学院院长迪特曼先生很有感触。他在档案馆的留言薄上这样写道:档案馆展示的内容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受到了热情接待,这里的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友善,让我们很感动。

  面向未来:从现代发展展望中德合作

  从历史到现代,中德青少年文化交流团一行随后开始了解青岛现代发展的成果,并首先来到青岛科技大学的中德科技学院。中德科技学院副院长薄健全向大家作了详细介绍,带领大家参观了该学院建设与发展情况。中德科技学院是由青岛科技大学和德国帕德博恩大学共同组建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属于德国政府“对未来投资项目”的一部分。2005年,被纳入中德两国政府间教育合作项目框架。

  为深入了解青岛对外开放的优势,10月6日,中德青少年文化交流团一行乘车穿过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青岛胶州湾大桥,赴青岛港的前湾港区参观考察。交流团首先来到集装箱码头中央控制室,在这里通过几十个屏幕,可以清晰地看到集装箱装卸码头的全方位动态。工作人员向交流团介绍了青岛港集团的总体发展现状。青岛港始建于1892年,是中国沿黄流域和环太平洋西岸重要的国际贸易口岸和海上运输枢纽,与世界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

  交流团随后参观了集装箱码头,这里井然有序的现代化作业场景引起了交流团成员的极大兴趣,纷纷向工作人员问这问那,并合影留念。据介绍,青岛港集装箱码头年吞吐量已达900多万个标准箱。已与迪拜、丹麦马士基、香港泛亚、中远合资。经过这里的最大的集装箱船能装18000多个集装箱。

  活动期间,两国青少年还通过举办晚会、到中国同学家做客、集中讨论等方式,加强交流、增进友谊,并重点围绕中德合作前景展开交流与讨论。他们从青岛对德关系谈起,普遍认为,随着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与友谊不断加深,中德两国在各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拥有美好而广阔的前景。近年来,青岛与德国交流合作日益深化,两地贸易额占对欧盟国家贸易额的四分之一,相互投资项目越来越多,青岛对德友好交往遍布整个德国。(王道宗)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南若然】
    ----- 华文教育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