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老外为何情迷汉字文身 了解家底才能如数家珍

2012年10月15日 09:54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0)
老外为何情迷汉字文身了解家底才能如数家珍
图为罗斯手臂上的“耐心”文身

  近日,真人模拟电子篮球游戏《NBA 2K13》发售,其中最惹人注目的恐怕要数德里克·罗斯手臂上的汉字文身“耐心”。其实,作为NBA著名球星,德里克·罗斯在现实生活中早就有了汉字文身。

  上海苍龙文身馆的文身师杨丽华介绍说,文身在欧美市场已经是一个普遍现象,从体育明星到金融白领都喜欢文身。同时,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把在身上文汉字当成一种时尚。

  有趣的名人文身

  汉字在文身领域逐渐从特定标记、民族特记转变成为流行文化,在这方面欧美名人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据统计,35%的NBA明星身上有汉字或八卦标志的文身。

  日前在北京带队参加表演赛的前NBA著名球星艾弗森就是拥有汉字文身的体育明星中的一个。在他身上有“忠”、“仰”两个汉字文身,这两个字是他个人信仰和性格的体现。而立陶宛国家篮球队球星考克纳斯则选择在右手臂上文“勉”字,以勉励自己。据了解,有汉字文身的体育明星很多都是喜欢、崇拜方块汉字的刚劲之美。在汉字文身方面,好莱坞明星也毫不示弱,在最近的热门电影《复仇者联盟》中扮演美国队长的克里斯·埃文斯就在自己的右臂上刺着一个“氏”字,他曾在出演电影《神奇四侠》时,多次央求导演让这个个性文身出镜,但不幸都被拒绝了。

  对于很多欧美明星喜欢汉字文身这一现状所带来的影响,南京大学(招生办)中国语言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王玲表示,明星的带动作用是巨大的,不仅能带动很多追星族文汉字,也会影响一些西方人士对于汉字文身的看法。杨丽华表示,明星的汉字文身引导了一种文身领域的流行趋势。这种趋势也催生出一种汉字情结。

  文身的汉字情结

  汉字是仅存的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文字系统之一,有着独特的魅力。王玲认为,汉字的神秘感勾起了西方人士的好奇心,从而掀起了一股带有中国特色的流行风。

  “外国朋友都很喜欢汉字,尤其是繁体字,前几天我还给一位外国朋友做了个繁体的龙字文身。”杨丽华介绍道,去她那儿文身的外国人最喜欢文上名字或者是一些正面的、能激励自己的词句。

  王玲表示,这可能跟汉字有灵的神秘传说有关。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中,汉字一直被赋予了一种神秘色彩,甚至是有神秘力量的灵物,并认为名字和人的灵魂是浑然一体的,这就把汉字神化,也神秘化了。外国人介绍汉字文身的时候,会介绍汉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上述特点,这样才能赚取眼球。外国人文上“信心”等汉字,或许希望借助汉字的神力给他们带来一些他们希望看到的好运气、好机会。

  不懂汉字闹乌龙

  现实当中,也有很多外国人在选择汉字文身时,并不理解所文汉字的含义,有可能会闹一些乌龙,造成笑话。

  留学澳大利亚的周婧说,她经常在街头看到有汉字文身的外国人,让她印象深刻的是有些人误将一些不雅或不恰当的汉字文在身上而不自知。如NBA球星肯扬·马丁把“患得患失”这4个汉字文在了左手小臂内侧,只要他一扣篮,马上就让人看到“患得患失”。他说,这个文身是要提醒自己永远不要满足于现状。可这是“患得患失”的含义吗?大概他把“患得患失”理解成“永不满足”了。

  王玲认为,这是一个必然会存在的现象。曾几何时,在中国,英语被当做时髦,许多不懂英语的人愿意穿印有英文的衣服,以标显自己的时尚和高雅。可他们中有些人往往并不知道这些英语所表达的意思,从而造成穿着印有不雅、甚至粗俗英语的衣服招摇过市而不自知的情况。但随着大众对英语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这种现象也越来越少。

  西方对中文和汉字的认知也是如此,外国民众对中文也有一个认识逐渐深入的过程。

  借助这股汉字文身的流行风,中国的汉字和中国的文化又一次吸引了外国人的眼球,这也形成了一种推广汉字教育的契机。杨丽华说,每一个汉字文身者,都是一块流动的“广告牌”,这个招牌会吸引更多的人去关注这些文身图案来自哪里,怎么读,有什么寓意,从而吸引更多的外国人关注和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

  了解“家底”才能如数家珍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持续,越来越多的外国民众开始了解中国,关注中国。当然,其了解和关注的内容五花八门,从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现状,到中国的饮食、风光、艺术形式等等,不一而足。近年来,不少国际时装界的顶级设计师就在其作品中频频加入中国元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汉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因此,汉语热和汉字热的兴起也就不奇怪了。把汉字文身作为时尚,也算是汉语热的一个体现吧。

  曾经有英语托福和GRE考试的考生在艰苦的备考之余调侃道,以后也让外国人考考中文,读写就考甲骨文,听力就考周杰伦的歌,口试要求唱京剧,实验就考包粽子……这虽纯属玩笑,却也反映了中外交流中的不对等现状。

  近年来,以孔子学院为代表的中国语言、文化的国际推广和交流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现在,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越来越多,报考中文标准化考试的外国人的人数也逐年增加,潜心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更是大有人在。但反观我们自己,年轻人中又有多少人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又有多少人认识甲骨文、会唱京剧、会包粽子呢?

  上个月,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和中国社科院发布了《中国留学发展报告》,从中得知,现在我国每年的出国留学人数逾20万。20万人,是一个相当庞大的群体,20万名留学生,就是20万名文化交流使者。当代年轻人在负笈海外的同时,应该意识到自己肩负着推广中华文化,担当中外文化交流使者的历史责任。而要想胜任于此,自己得首先了解祖先留给我们的“家底”,尽可能地多学习和掌握一些相关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如数家珍”。

  从外国人热衷汉字文身的现象中,我们是不是应该悟出些东西,了解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呢?(刘菲)

【编辑:范超】

>华文教育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