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能”“可以”的用法——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教育
    “会”“能”“可以”的用法
2009年09月04日 13:27 来源:中国华文教育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在《实用现代汉语语法》里,编者讲到能愿动词(也称助动词)是一个封闭的类,数目有限,但意义复杂,又具有不同于一般动词的语法特征,所以单独提出来讨论。笔者前阵子在教授《汉语教程》第一册下册第二十四课《我想学太极拳》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在对能愿动词“会、能和可以”的理解上存在问题。因此笔者查阅了相关资料,并对它们的常用法稍作分析与总结,在此希望能与您共享。如有不当之处,望指正。

  一、表示能力的“能”与“会”

  (一)当表示通过学习具有某种能力,即学而后能时,“能”与“会”都可以用,但是更多情况下我们选择用“会”。如:他会打篮球。妈妈会跳拉丁舞。“能”更多情况下是表示主观上拥有的,天生具备,不需要学习的能力。如:我有眼睛,我能看。我有耳朵,我能听。表示没有某种能力时只能用“不会”。

  (二)当表示某方面有特长,善于做某事时,“能”与“会”也都可以说,前面常有“很、真”。如:他真能吃,他真会吃。但是用“能”与“会”表达的意思还是有细微差别的。“真能吃”侧重从量上强调他吃得多。“真会吃”侧重从质上强调吃得很营养,健康的才吃。

  但是,下面两种情况下,就只能用“能”,不能换成“会”。

  1、表示能力达到一定的程度、水平或效率。如:他一分钟能游300米。他一天能记住50个汉字。这些都表示主语的该能力达到一定水平。

  2、表示暂时失去某能力或恢复某能力。如:他手受伤了,不能打篮球了。(本来他会打篮球的,因为手受伤了,暂时失去打篮球的能力,所以用“不能”。)又如:他脚好了,能踢足球了。(他以前就会踢足球的,但是因为脚有问题,现在恢复踢足球的能力,所以用“能”。)

  二、表示可能性的“能”与“会”

  “能”着重表示客观上有条件做某事,客观上有这种可能性。如:

  今天气温低,水能结成冰。

  现在时间还早,我能做完作业再回家。

  这里的东西很便宜,100块能买到很多东西。

  “会”着重表示主观上告诉别人有某种可能性或估计某种可能性,不强调客观条件。如:

  明年的这个时候,我会想你的。

  只要我喜欢的东西,再贵我也会买。

  相信我,我不会骗你的。

  在句子“你去找他吧,他认识不少人,_____帮你这个忙的”中,我们只能选择“能”。他认识不少人,是属于客观上有这个条件及可能。在句子“你去找她吧,她很热心助人,_____帮你这个忙的”, 我们只能选择“会”。她很热心所以是属于主观上估计乐意帮你的。

  三、 “可以”之分析

  (一)表示能力的“可以”

  当我们表示善于做某事时,只能用“能”和“会”,不能用“可以”。但是如果表示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则可以用“可以”。如:他一分钟可以打100个字。

  (二)表示可能性的“可以”

  当问有没有可能性时,可以用“可以”,一般是以问句的形式出现。如:我可以用用你的词典吗?

  当表示客观上具有可能性,可以用“可以”。如:天气热了,可以游泳了。床很大,可以睡三个人。

  当表示没有可能性时,应该用“不能”。如:我明天要考试了,今晚不能陪你去逛街了。

  (三)表示建议的“可以”

  当要向别人提出建议时,用“可以”。如:你可以多听,多写,多看。他可以找他的老师帮忙。

  附:“不可以”则表示禁止。一般都是指有条规限制的。如:在学校不可以抽烟。图书馆里不可以大声喧哗。

  总而言之,像“会”、“能”和“可以”这类的能愿动词,它们属于一类特殊的动词,但是在汉语言文字中却有着至为重要的作用。作为来自中国的汉语志愿者,我们在教授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时,不仅应该时时对这些词的用法具有敏感性,而且更应该多查阅资料,分析总结,只有这样才能让菲律宾的孩子真正体会到中华文字的博大精深,并欣赏到中国文化的内在美。(菲律宾光启学校/肖玲玲)

    ----- 华文教育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