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披着伪共享经济外衣的破解WiFi 或成盗取个人隐私帮凶

2017年03月15日 14:2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3月15日电  一年一度的315晚会即将在今晚举行,并以“网络诚信 消费无忧”为主题,再度聚焦网络问题。同时,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显示有超过84%的人亲身感受到了个人隐私信息泄露带来的危害,相关原因造成的经济损失约达915亿万元,可见个人隐私信息泄漏不但给我们造成了极大的困扰,甚至威胁到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此前备受关注的徐玉玉案、清华教授案皆是因为个人隐私信息泄漏后,为不法分子提供了精准的用户信息,最终酿成恶果。而除了部分商家凌驾于诚信和法律之上,非法买卖个人隐私信息之外,去年315曾经曝光过的“风险WiFi”随着今年共享经济的火爆,再度成为个人隐私信息泄漏的主要渠道。央视在去年315晚会上为我们演示的“风险WiFi”如何轻而易举窃取用户隐私的实验至今令人印象深刻:当现场观众连接了“风险WiFi”之后,只要打开订餐、购物等消费类软件进行操作之后,包括“收货地址、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个人隐私信息就被获取了。所以,在“风险WiFi”的网络环境下,我们的个人隐私信息在“黑客”眼中,如裸露一般。

(图:2016年央视晚会曝光免费WiFi窃取个人隐私)

  然而,这些“风险WiFi”却随处可见,火车站、餐厅、咖啡馆等公共场所的免费WiFi,都可能是“黑客”打开用户个人隐私信息的“钥匙”。与此同时,众多披着“伪共享经济”外衣的WiFi共享APP,打着“免费”、“破解”、“共享”等旗号,不但诱导用户连接“风险WiFi”,还通过非法手段,将用户原本安全的个人WiFi进行“分享”,让私人网络变成“公用网络”,只要周围有使用同一款“蹭网神器”的用户,就可以直接连接,使得网速变慢,甚至为用户的个人隐私信息安全造成了极大的隐患。

  据工信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发布的《公众网络安全意识调查报告》显示,有高达80.21%的网友会寻找公共免费WiFi,在连接之后浏览网页和使用即时通信工具的用户高达45.29%,还有38.96%的用户会进行网上支付等金融操作。而此前腾讯WiFi管家发布的《公共WiFi安全报告》曾统计过在公共WiFi中,风险WiFi高达10.06%,其中,高风险WiFi比例为0.06%,低风险WiFi的比例为10%。

  所以,当用户面临玩游戏、看视频等大流量的消耗需求,除了连接周边的免费WiFi之外,还会通过各式各样的“蹭网神器”进行“破解”,极有可能忽视了背后潜藏的安全隐患,被不法分子“钻空”。甚至有不法分子在公共场所专门搭设风险WiFi热点,设置免密登录,进行“钓鱼”,一旦用户连接之后,就有可能导致个人信息银行卡账户密码等敏感信息泄露。此前,襄阳的王女士就因为使用某“蹭网神器”连接了某网吧的公共WiFi之后购买了一张彩票,就被转走了23.5万元;而株洲的张女士则因为逛商场时连接了一个没设密码的“风险WiFi”之后进行手机支付购物,也造成信用卡竟被盗刷8000多元。

(图:扫描二维码,检测身边的风险WiFi)

  如今,蹭网与被蹭网成为个人隐私信息泄露的重灾区,人们如何才能保障自己上网安全?互联网安全专家建议,网友在连接公共WiFi之前,先进行“风险WiFi”检测,并在连接之后尽量避免网购、网银操作,以免银行账号密码等重要信息被窃,或可以直接使用有安全保障的安全WiFi共享APP,如腾讯WiFi管家等支持连接优质的“五星WiFi”,以保证个人隐私信息和财产安全。

【编辑:段红彪】

>IT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