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智慧医疗产业步入启动期 商业模式有待完善

2017年02月24日 15:15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戴小河

  所谓智慧医疗,是融合物联网、云计算与大数据处理技术,以“感、知、行”为核心,建立智能远程疾病预防与护理平台。业内人士指出,智慧医疗产业现已步入启动期,市场有望高速增长,细分领域龙头初现,但商业模式还有待完善。

  根据《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到2020年,实现全员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基本覆盖全国人口并信息动态更新,全面建成互联互通的国家、省、市、县四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积极推动移动互联网、远程医疗服务等发展。

  基于物联网的全新业态

  智慧医疗是一种以患者数据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模式,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数据获取、知识发现和远程服务。其中,数据获取由医疗物联网完成,知识发现依靠大数据处理技术进行,远程服务则由云端服务与轻便的智能医疗终端共同提供。这三个阶段形成智慧医疗中“感、知、行”。

  以产检为例,孕妇怀孕期间需要进行数次产检,通常需要反复从家里到医院检查。实际上,孕妇的大部分常规检查,如宫缩、胎心、胎动等都可以借助仪器完成。如果采用智慧医疗模式,该孕妇只需要在第一次和最后一次快生产时去医院产检即可,其余可以在家里通过终端设备自助完成,并将信息传输到医院,再由医生给出检查报告。

  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倪明选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从上面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智慧医疗具备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潜力。

  一般而言,与传统的医疗服务模式相比,智慧医疗具备多个优势。

  首先,利用多种传感器设备和适合家庭使用的医疗仪器,自动或自助采集人体生命各类体征数据,在减轻医务人员负担的同时,能够获取更丰富的数据。

  其次,采集的数据通过无线网络自动传输至医院数据中心,医务人员利用数据提供远程医疗服务,能够提高服务效率,缓解排队问题,并减少交通成本。

  第三,数据集中存放管理,可以实现数据的广泛共享和深度利用,有助于解决关键病例和疑难杂症,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对亚健康人群、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提供长期、快速、稳定的健康监控和诊疗服务,降低发病风险,间接减少对稀缺医疗资源如床位和血浆的需求。

  倪明选表示,实现智慧医疗的关键是物联网技术和云计算技术。这两大技术的连接点是海量的医疗数据,或称为“医疗大数据”。医疗物联网中数据规模庞大,增长速度很快,传统的数据库技术难以有效对其进行管理和处理。因此,在智慧医疗体系中,需要引入专用于医疗服务的云计算平台,以较低成本实现高效和可扩展的医疗大数据存储与处理,并通过互联网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医疗服务。

  智慧医疗强调数据的采集和利用,不受时间和地点的约束。虽然现有的电子病历系统能够以数字化方式保存患者在医院的检查与就诊记录,但这些数据有限。智慧医疗利用物联网技术随时随地采集各种人体生命体征数据并自动保存,比人工录入电子病历的数据量高出数个数量级。

  而数据的深度利用,即使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可以从数据中发现隐藏的知识。例如,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变化周期、心率异常检测、生命体征关联变化模式等,由于涉及的数据种类繁多且规模庞大,这些知识难以凭借医生的经验以人工方式获得,而应用大规模数据处理技术,能够分析这些数据,帮助医生诊疗疑难杂症。

  倪明选表示,智慧医疗是以“感、知、行”为核心的智能远程疾病预防与护理平台。“感”的挑战在于如何长期、精确、便捷、及时、无创地采集各种人体关键生命体征数据。“知”的挑战在于如何从大数据信息中挖掘关键生理特征,可靠、快速、高效地发现早期疾病和预测健康风险。“行”的挑战在于如何建立有效的数据模型,以实现大规模复杂健康查询的快速准确响应。智慧医疗需要融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处理等多种技术。目前,医疗物联网发展日趋成熟,逐渐进入产业化阶段。而面向大数据的云计算尚面临诸多挑战。为最终实现智慧医疗,需要在医疗大数据的存储、管理、处理、分析等方面寻求突破。

  电信运营商抢占先机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对智慧医疗推进较为积极的并非医药企业,而是电信运营商。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市场,电信运营商多在积极向这一领域扩张,将其视为全新的盈利增长点。全球重要电信运营商纷纷成立专门部门负责医疗信息化运营,大量聘请来自医疗机构负责信息技术的高管组成咨询委员会。在服务方面,运营商重视网络及安全设施的部署,建设医疗信息化服务的基础。

  中国联通集团研究院研究员李建功指出,目前全球智慧医疗业务发展突显三大特点:首先,传统通信行业多以ICT基础业务作为智慧医疗业务切入点和业务开展基础;其次,智慧医疗作为行业信息化的一种典型应用,具有行业特点强、个性化要求高的特点;第三,智慧医疗作为新兴行业,目前仍未形成成熟产业链,合作伙伴正在探索未来发展模式。

  2010年,西班牙电信强势进军医疗信息领域,专门成立了智慧医疗业务部门。西班牙电信开发基于ICT的医疗业务,包括通过移动方式提醒患者就医、适用于慢性病患者的远程监控、远程修改病历以及基于视频会议的病患咨询等。

  AT&T公司近期在管理层架构中新设首席医疗信息官。这标志着该公司已将智慧医疗行业作为一大潜力领域进行系统开发。AT&T公司针对行业中医院、医生、公共卫生人员等不同的主体,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包括医疗信息交换、远程医疗、安全服务、灾后恢复、统一通信、远程医疗等解决方案。

  跨国电信运营商Vodafone则在智慧医疗服务领域重点关注三类主体,包括制药公司、医疗服务机构和医疗保险提供者。Vodafone研发团队提供应用服务系统作为重点产业。医疗机构员工可通过移动终端以远程方式方便接入其应用系统,实时接入最新医疗健康数据并使用其他资源,以方便服务客户、判断产品效能、指导安全用药、提高产品和服务效率。

  此外,高通公司宣布组建全资子公司高通生命公司,运营此前的高通无线医疗部门业务。同时,将设立规模为1亿美元的高通生命基金,由高通公司投资集团——高通风险投资管理。高通生命公司的首项产品——无线医疗终端平台已上市,旨在通过基于云的解决方案将无线医疗终端互联,以方便终端用户。

  谷歌和IBM公司在2009年即宣布,患者可以使用IBM的软件从他们的医疗设备,如血压和血糖监测的接口来传输数据,并通过谷歌在线录入个人健康记录库中。

  英特尔公司和通用电气公司早在2009年就建立合作关系,在智慧医疗业务领域开展深入合作;并成立了康体佳健康联盟,旨在实现医疗设备和系统之间交换信息标准化。

  中国运营商的智慧医疗业务有所不同,地方运营商目前主要提供一些保健、健康提醒类信息服务,包括疾病预防、饮食调养以及预约类服务,缺乏针对性,介入服务有限,对用户的吸引力不够。

  缺乏成熟商业模式

  中国的智慧医疗产业目前仍没有形成成熟的模式,但表现出政府参与度加强、应用范围趋广、物联健康终端需求猛增、互联互通更全面等特点。

  智慧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医疗服务业态,除缺乏成熟的商业模式外,政策及规范也有待完善。现行政策按医院审批和监管模式进行,不利于智慧医疗的发展,同时目前还存在对个人电子健康档案信息保护的缺失。

  医疗卫生“十三五”规划明确,医疗信息化建设作为“四梁八柱”之一,要求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卫生服务。并进一步明确“3521”工程建设要求,即建设国家、省和市州3级卫生信息平台,加强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和综合管理等5项业务应用,建设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2个基础数据库和1个专用网络。业内人士表示,未来医疗主管机关将逐渐针对人群、服务范围、标准,出台相关监管规范,解决健康体检与健康诊疗、健康保险的结合问题。

  随着应用系统和终端产品的逐渐成熟完善,智慧医疗的应用范围将逐渐拓广。智慧医疗的应用范围逐渐覆盖用户全生命周期,包括新生儿出生、新生儿家庭访视、儿童健康检查、预防接种、健康体检、高血压患者随访、糖尿病患者随访、老年人健康管理、健康教育等。

  据ABI研究公司的研究报告,2017年可穿戴设备的市场需求将超过4亿台。在未来5年,在体育、健身以及临床上使用的心率监测器和可穿戴血压计等设备将促进无线感测器的应用。蓝牙等新型低功率无线技术将与社交网络和智能手机相结合,促进无线感测器的应用。物联健康终端产品将在未来3-5年里成为健康业务重要部分,尤其对于管理慢性病,比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充血性心力衰、高血压和糖尿病等。

【编辑:魏巍】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