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排毒3年反被毒 女子长期喝肠清茶变“黑心肠”

2018年05月29日 14:34 来源:福州晚报 参与互动 

  排毒三年反被毒 女子变“黑心肠”

  她长期服用肠清茶通便,结果患结肠黑变病,加重便秘

  福州58岁的林女士万万没想到,自己每天帮肠子排毒,反倒成了“黑心肠”。昨日,她在福建省立医院查出“结肠黑变病”。医生说:“她整条大肠的内壁全黑了,我们检查时,肠镜就像在煤窑里穿行。”她的病因是连喝了3年的肠清茶。

  今天是“世界肠道健康日”,省立医院医生提醒,患上慢性便秘切勿擅自用药,尤其要避免长期服用蒽醌类泻药。

  【症状】

  连喝三年肠清茶 肠内壁布满黑斑

  林女士从更年期开始,就有便秘的毛病,她3年前退休后,听邻居介绍,买了一种袋泡式的肠清茶通便,每天喝。“起初效果特别明显,我至今记得,第一次喝了之后,我一下午就跑了6趟厕所。”林女士说。

  听说喝这种茶,还能防治黄褐斑、减肥,她认为自己找到了宝贝。但是后来,效果渐渐不如从前了,她就加大用量。3年来,她从每天喝1包,渐渐发展到每天喝4包,但便秘依然顽固,这才上医院就诊。

  省立医院消化内科林志辉主任医师给林女士做肠镜检查,结果发现,本该光泽红润的大肠内壁上,布满了豹纹状黑斑,密密麻麻连成一片,绵延整条肠道(人的大肠长约1~1.2米),看起来让人感到“密集恐惧”。

  林志辉告诉林女士:“这是典型的结肠黑变病,长期服用蒽醌类泻药即可导致!”

  林医生指出,林女士的情况并非个例,类似的病人在消化内科很常见,他见过服用蒽醌类泻药时间最长的人,服用了10多年。一般来说,连续服用蒽醌类泻药2~3年,就足以导致结肠黑变病。医学上所说的“结肠”,即老百姓俗称的大肠。

  【原因】

  这类药短期效果好 长期服用加重便秘

  那么,哪些药物含蒽醌类成分呢?林志辉说,蒽醌类化合物既可人工合成,又存在于大自然中,西药里包括果导片,中药里最常见的包括大黄、芦荟、荷叶、番泻叶、决明子。“目前市面上销售的通便、减肥或排毒养颜产品中,绝大多数含有上述中药,起主要催泻作用的也多是这些成分。不少产品标榜‘绿色’‘纯天然’,广告语也很诱人,比如‘清宿便排肠毒’‘快给你的肠子洗洗澡吧’,在专科医生看来,这类产品并不适合长期服用。”

  林志辉指出,蒽醌类泻药可刺激大肠蠕动,短期内服用收效显著,但是时间一长,会造成肠道的受体敏感性减弱,分泌肠液的能力和肠道蠕动力减弱,导致便秘愈加严重,还可能引发体内电解质紊乱。同时,肠黏膜的巨噬细胞会吸收这类药物的色素,使肠道变黑。“虽然经过停药和系统治疗,结肠黑变病可以缓解,但是此病和由此加重的便秘很难治愈。更糟的是,国外有研究表明,结肠黑变病患者罹患结肠癌的风险会增加。”

  【调查】

  各类通便清肠药热销 多数含有蒽醌类药物

  昨日记者走访鼓楼区、仓山区的多家医药连锁店,发现各店销售的通便药品和保健品大同小异,共七八个品种,产品形式包括袋泡茶、肠衣胶囊、软胶囊等,查看包装盒背面的成分表可见,其中均含有蒽醌类药物。

  记者以普通顾客身份进店,表示想解决经常便秘的问题,各店售货员都建议记者不要购买店内销售的一种知名品牌的袋泡茶,她们说,这种茶含大黄,会刺激肠道。不过对于长期服用可能导致的后果,她们都说不清。她们均向记者推荐一种软胶囊保健品,每瓶可服用半个月至一个月,售价130多元,表示该产品可调理肠道功能。然而,记者在配料表中看到,该产品也含有蒽醌类药物——芦荟。

  记者又在一家购物网站上输入“便秘”二字进行搜索,页面紧接着跳出琳琅满目的口服产品,其中绝大多数含有蒽醌类药物,销量数字显示,它们的销路都很不错。“一直买,对治疗便秘效果特别好。”“效果很好,下次还来。”买家收货后纷纷在下方评论。便秘原因很多医生教你预防

  林志辉介绍,便秘的病因大致可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器质性病因比如肠道肿瘤、肠梗阻等,若拖延治疗,最为危险;功能性便秘分为慢传输型便秘、出口梗阻型便秘、混合型便秘等。当患者每周排便少于3次,排便费力、排出困难或有排便不尽感,病程至少6个月,可判断为慢性便秘。

  如何预防便秘?林志辉建议,每天要保证摄入1.5~2升水,多吃蔬菜瓜果,摄入25~35克膳食纤维,坚持做有氧运动45分钟。还可以网购“U形凳”,在使用马桶时将脚垫高促排便。“如果这些办法都不管用,就要上医院了。”林志辉说。

【编辑:高辰】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