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消除乙肝歧视需要缓冲期——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健康新闻
    专家:消除乙肝歧视需要缓冲期
2009年12月24日 13:44 来源:南方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就业、入学时的乙肝检测取消”真要实施起来,感觉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毕竟社会上存在的对乙肝的歧视不是一两天、一两年才形成,这种上十年来就有的观念需要给一个过渡期来逐渐消除。

  卫生部近日表态,将取消就业、入学时的乙肝两对半检测。从几个月前传出的疾控中心专家建议,到现在的卫生部官方发声表态,取消相关的乙肝检测似乎已板上钉钉,社会上传来叫好声一片。但欢呼之后,冷静下来,各类担忧开始出现,记者在采访医生、患者、体检机构时就听到了不少类似本文第一段的观点和看法。

  消除歧视需要缓冲期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门诊部主任罗洁介绍,实际上,无论乙肝患者还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在日常生活中,传染性都很有限。加上政府一直不断加强乙肝防治工作,特别是1992年将乙肝疫苗接种纳入计划免疫管理,乙肝疫苗普及率越来越高。取消就业、入学时的乙肝两对半检测,是很好的举措。

  但罗洁同时也表示,该举措具体实施起来,感觉还有一定难度,毕竟社会上存在的对乙肝的歧视不是一两天、一两年才形成,这种上十年来就有的观念需要给一个过渡期来逐渐消除。“我们在门诊中就遇到患者这样诉苦”:政府规定不得歧视“乙肝”,不得以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患者为借口,而拒绝对其录用,但就有用人单位在知道检查结果后,用其他诸如不适合该岗位等其他借口,拒绝录用。

  对此,有企业主向记者解释说,不是说血液也是乙肝病毒的一个传播途径吗?如果有牙齿出血的问题,那在一起吃饭不就有传染可能,各种风险都很难预见的,与其整天小心翼翼,还不如一开始就弄个明白,防范于未然。

  “福利体检”令结果难保密

  卫生部新闻办主任邓海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员工进入单位后会有“福利”体检,乙肝携带者依然可能被歧视。他说,单位不能强行让职工进行体检,对职工体检的隐私,要进行保护。国家卫生部也将对医疗机构进行规范,在体检中对两对半尽量不查,就算是查了,结果也只应对应体检当事人,而不是对单位,不能让体检结果成为人尽皆知的“公开秘密”。医院方不应在体检中“泄密”。

  一位体检机构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现如今员工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我们常会遇到,有员工要求乙肝检查结果只能本人知道,但他们所做的体检又是所在单位付的钱,单位是我们的客户,不能得罪,而客户又要求看员工的体检结果。这弄得我们很为难,经常出现纠纷。”该负责人坦言,所以说,如果真要取消就业的乙肝检查,很难,企业很可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到头来,还是乙肝患者、病毒携带者吃亏。

  专家建议

  加强正确健康知识宣传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门诊部主任罗洁建议说,消除歧视,还有赖于不断加强正确健康知识的宣传。当前社会上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误解主要是由于人们对乙肝知识缺乏了解。乙肝是血源性传播性疾病,不会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取消入学、就业体检中的乙肝血清学检测项目(乙肝五项检测,俗称“两对半”)不会影响他人健康,也不会造成乙肝的传播。

  可通过检测肝功能、乙肝表面抗体来替代

  罗洁同时说,身体没有临床症状,肝功能正常,不会因一般的生活接触、共同学习、工作等对周围人群构成威胁。这样的话,可以建议入学、就业体检将肝功能检测来替代“乙肝两对半”检测。还有乙肝表面抗体,也是一个不错的替代检测项目。

  在此前的卫生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卫生部新闻办主任邓海华也表示,在入学、就业体检中保留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简称转氨酶)检查项目以及评价肝脏功能,比检测乙肝五项对诊断乙肝更具有临床参考意义。

  不同用人单位区别实施

  还有公司负责人建议,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单位,来实施“乙肝检测取消”。例如对于餐饮行业等服务业来说,最好还是保留乙肝检测,而对于电子类企业招聘员工不存在什么影响。具体实施应有所变通,否则不大现实。

  罗洁补充说,幼师、从事食品行业的工种,以及容易出现身体破损的工作,最好还是对乙肝检查方面有所注意。乙型肝炎病毒存在于乙肝病人的血液、汗液、唾液、月经、乳汁及泪液等分泌物中。与乙肝急性期和慢性肝炎急性发作期时病人的上述体液及分泌物接触后,乙型肝炎病毒进入血液中即可传染上乙型肝炎。(李劼 谭俊)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