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应重视生活细节 小损伤易引发老烂脚——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健康新闻
    糖尿病人应重视生活细节 小损伤易引发老烂脚
2009年08月31日 18:09 来源:新民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在糖尿病的诊疗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糖尿病病人,尤其是病史10年以上、独自居住的老人,因为没注意生活上的一些细节,导致成了烂脚,最终酿出截肢甚至丧命的恶果。

  引起糖尿病足发病的常见原因有四个:高血糖引起的神经病变、血管病变、足变形/畸形和细菌等病原体的感染。糖尿病发生后,在长期的高血糖“浸泡”下,会引起肢体末梢的神经受损并由此继发骨骼变形、肌肉萎缩。

  最常见的糖尿病患者神经损伤形式是“多发对称性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两条腿的神经感觉减弱和丧失,下肢重于上肢,往往先从足趾麻木开始,逐渐向上发展。肢体末梢神经病变使病人的脚和小腿感觉迟钝,甚至对疼痛刺激一点感知能力都没有,这种叫“无痛性周围神经病变”,导致病人对冷、热、疼痛、外伤等各种外界刺激防护能力下降。因而,病人经常会发生轻微的烫伤、表皮微小擦伤等,且损伤后不容易及时发现,造成损伤扩大和细菌乘虚而入,引发炎症。另一方面,长期的高血糖状况下肢体末梢血管会出现变化,管壁增厚,管腔变细,最终会导致因血液供应不足,肢体得不到充分的营养供应,细菌进入后血液卫士白细胞不能及时到达感染区将细菌杀灭,而导致炎症的扩散和加重,最终会走向溃疡、感染甚至坏死。又由于组织营养差,一旦皮肤破溃形成溃疡,则会经久不愈,轻者造成局部感染,重者就是向深部发展造成足趾或肢体坏死。这就是糖尿病足。如并发感染或出现了肢体坏死,细菌或腐肉等坏死物质释放的毒素大量吸收入血,引起败血症,再加上患者往往心、脑、肺、肾等重要生命脏器功能原本就较差,就会更糟,可能危及病人的生命。

  很多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的发生,往往起因于生活中一些小的损伤。常见诱发老烂脚的原因有:

  - 洗脚水太烫导致烫伤:糖尿病病人由于神经末梢病变,对热痛觉不能感知,一次所谓的“热水泡脚”的保健行为就可导致局部烫伤,水泡形成,水泡破掉就是一个创口。

  - 异物扎破脚底:老年病人穿鞋之前不注意检查鞋内,有些异物如图钉、针、瓜子壳或其他较尖锐的东西会扎入脚底皮肤,引起损伤和发炎。

  - 穿鞋不当:长期穿窄小的高跟鞋可引起前脚掌压力增高,足趾受挤压,足底或受挤的脚趾久之形成鸡眼或老茧,甚或足骨质破坏形成变形或畸形;这些地方容易磨破,出现皮损;有时穿过小的新鞋当日就可以磨破足跟脚趾等处的皮肤,有了创口,细菌乘隙而入。

  - 剪趾甲不当引起甲沟炎:有些病人习惯把脚趾甲剪得很秃,一方面剪得过短甚至剪破甲边皮肤,另一方面趾甲边缘剪得过深给细菌侵入提供了门户。

  - 修脚引起伤口发炎:现在浴场盛行,不少人习惯找浴室师傅修修脚,但其刀具没经过严格消毒,且多人使用,增加了交叉感染的机会;还有不少病人晚上泡脚后自己拿小刀或剪刀挖掉脚底的老茧或脚趾上的鸡眼,一不小心就挖得太深,造成伤口而引起感染。

  - 热水袋、热水壶或电热毯烫伤:冬天时用热水袋特别是玻璃热水瓶暖脚,往往温度过高,而病人又感觉不到,造成接触的皮肤烫成水泡,水泡破掉就是一个伤口。

  - 烤火、电疗过热无感觉引起烧伤。

  - 有硬物鞋底的所谓保健鞋磨破足底:市场上卖的所谓“磁疗鞋”“按摩鞋”等治疗鞋,对糖尿病病人不但没有保健作用,且鞋底的瓷片等会使皮肤损伤,有的病人就因此引起足底大面积溃疡。

  - 穿露脚趾鞋脚趾受伤:夏天很多人喜欢穿足趾外露的凉鞋、凉拖鞋,这两年还流行穿“人字拖”,五个脚趾全暴露在外,容易被碰到、踩到或异物砸到,受伤机会大大增加。

  - 赤足行走或赤脚穿皮鞋损伤脚皮肤:到热带地区旅游时有些人喜欢赤脚走在海边沙滩、岩石上,热的沙子、砂砾和沙里的石子、异物或岩石的凹凸角可直接引起皮肤损伤。还有些人夏天喜欢赤脚穿皮鞋,若鞋里不光滑很容易弄破皮肤。

  - 穿袜不当:穿袜口过紧的袜子引起足血流减少,或袜子内接缝粗糙磨破足趾。

  - 足皮肤干燥、裂口:糖尿病病人由于多存在控制汗腺的自主神经病变,汗液分泌减少甚至丧失,导致脚尤其是足跟的皮肤干燥,冬天时更明显甚至皲裂。若不注意及时为脚擦点润肤霜,裂口处就是细菌侵入的门户。

  - 吸烟:长期的烟瘾不但对肺有威胁,烟雾中的盐碱还会收缩血管,加剧糖尿病的血管神经并发症。有研究证实,吸烟是引起老烂脚的独立危险因素。

  因此,为预防糖尿病足,糖尿病病人应注意从细节做起,防微杜渐。通过把握细节和仔细观察保护,80%以上的烂脚是可以防止的。(刘芳)

【编辑:朱博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