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北京地铁14号线间隔两米横跨1号线

2013年10月28日 09:15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昨日,地铁14号线九龙山至大望路段,左线盾构隧道正在施工,右线盾构隧道已经贯通,成功穿越1号线。本报特约摄影 董德

  大望路新光天地东南侧,一溜狭窄的施工围挡掩不住华贸商圈的繁华。车流密集的大望桥地下深处,数百名工人正为14号线2015年全线贯通运营而奋战。

  穿过迷宫般纵横交错的施工通道,记者终于进入泥泞狭窄的盾构施工现场。刚刚完成九龙山至大望路右线隧洞施工的盾构机,就在车站南端这个小小角落艰难转身,再开始左线隧洞的掘进。这是国内地铁盾构施工首次尝试站内折返,既节省了3个月工期,也避免了对地面交通的干扰。预计到明年上半年,九龙山至大望路这段风险源密布的高难度隧洞将实现双向贯通。

  盾头与转身处仅40厘米

  已经主体竣工的14号线大望路站最南端,相隔数米的双向隧洞清晰可见,灯光明亮的右线隧洞已经打通至九龙山站,但左线隧洞施工刚刚开始,盾构机的盾头一半钻入土中,另一半还露在外面。

  通常情况下,盾构始发施工占地往往要达到三四千平方米左右的规模。但大望路附近的繁华程度和脆弱的交通环境,决定了地铁施工不可能在地面上找到开挖竖井接受和始发盾构机的场地。

  “别无选择,只能直接站内折返,把盾头从右线推到左线。”现场巡视的中国铁建14局项目部机电领班李原告诉记者,为了减轻阻力,工人们提前在地上铺了厚厚的钢板。但环顾四周,车站立柱间也就百余平方米的局促空间,让重达二三百吨的巨大盾头转身,无疑比在米粒上雕花还难。“我们用了两台千斤顶从托架的侧面发力,推着盾头一边向右平移一边转角度。”李原透露,难就难在提前计算好推进路线。这里最宽的地方10.8米,但盾头长度10.4米,只要角度一点没对好,都转不了身。因此顶推过程一点一点往右挪,持续了八九天才完成。但即便如此,盾构机折返的效率与常规手段相比还是要快很多,节省了约3个月的工期。

  正在左线隧洞掘进的盾构机只见“龙头”不见“龙身”,地上铺满了密密麻麻的管线。绕到右线隧洞前行近二十米,记者才见到盾构操作司机李长笑。此时,他正端坐在半米多宽的操作室内,一手拿着对讲机与出渣土的工人沟通,一边盯着周围四五个监测屏幕上的数据。

  “空间太小,转过身的盾构机必须分体始发,等盾头钻进去几十米,后面的7节配套台车才能从右线转移到左线。”李长笑是盾构老手,从8号线、6号线转战14号线,但这样分体操作盾构机还是头一回。记者注意到,在盾头与配套台车之间,油、水、电、气、注浆、信号控制等几十根管线对接,都得绕上120多米的距离。再过20多天,盾构机的“龙头”和“龙身”才能真正合为一体。

  周边交通零影响

  九龙山至大望路区间,是重大风险源密布的高难度工程,先后穿越京哈铁路、地铁1号线、通惠河、通惠河桥、大望桥、光辉桥、建国路地下通道。

  “这些敏感地带的沉降控制都不能超过3毫米。”中国铁建14局项目部副总工付款峰透露,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九龙山至大望路区间主要采用盾构施工,而向南向北延伸的区间都是人工暗挖施工。

  在盾构机配套台车停靠的位置,1号线地铁列车地下疾驰的轰隆声非常清晰。这里距离1号线隧洞底端的距离仅2.1米。但从9月20日到现在,盾构机先后完成左右线隧洞对1号线的穿越,最大沉降值只有0.58毫米。尤其穿越大望桥的施工,创造了桥体沉降为零的奇迹。

  相比人工暗挖,盾构施工的最大优势是能精确控制沉降。在14局项目部的监控室,电脑屏幕上不仅能看见地下作业的实际场景,还能显示盾构机每个油缸的工作状态,注浆参数、土压参数、故障报警等信息也一览无余。

  与此同时,地面沉降监测系统24小时不间断将监测点的沉降变化数据发送到监控平台。如果局部沉降明显,地面指挥马上通知盾构现场及时注浆加固,填充隧洞与周围土体的缝隙。此外,针对CBD地区特殊的粉细砂层地质特点,盾构机推进前还会对周围土体提前采取超前支护、深度注浆的特殊手段进行加固,防止沉降风险。

  1号线与14号线L形换乘

  按计划,14号线将分三段开通运营。直通园博园的西段线路已经在今年5月载客运营,东段马泉营车辆段至金台路站将在明年年底开通;中段西局站至金台路站预计2015年年底开通,届时全长47.3公里的14号线将全线贯通运营。

  正在施工的大望路站,是14号线中段重要的换乘车站,将与1号线实现“L”形换乘。从平面图看,东西走向的1号线大望路站位于大望桥西侧,而南北走向的14号线车站位于大望桥的东北侧,一条宽10米、长260米的换乘通道实现两座车站的衔接。

  “换乘通道较长是所有老线车站与新线车站换乘的共同难题,因为没有充分预留换乘条件。”付款峰解释说,CBD一带交通密集,拥堵压力较大,地铁施工必须确保地面交通的安全,因此14号线大望路站特意避开了大望桥桥桩,设在了距离1号线车站稍远的地方。

  到明年年底,14号线将可以在望京站实现与15号线的换乘,在金台路站与6号线换乘。而稍晚开通的14号线中段又将为这条新线增加5座重要换乘站:除在大望路站换乘1号线外,乘客可在北京南站与4号线换乘,在蒲黄榆站与5号线换乘,在十里河站与10号线换乘,在九龙山站与7号线换乘。

【编辑:王硕】

>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