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地铁公交票价12月28日调整 将限制乘坐时间

2014年11月27日 15:27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市发改委上午正式发布北京公共交通价格调整最终方案,选定听证方案中轨道交通方案二和地面公交方案二,即地铁起步3元坐6公里(不含机场线);公交起步2元坐10公里。新方案将于12月28日起实施,和轨道交通新开通线路同步实施。

  最终方案

  据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更好地统筹地上和地下、短途和中长途客流,鼓励刷卡付费、促进精细化运营管理,并与现有政策衔接,综合考虑社会各方面及听证会上多数人意见,经市政府批准,轨道交通和地面公交价格均按听证方案二实施。

  此次轨道交通(机场线除外,下同)价格调整为:6公里(含)内3元;6公里至12公里(含)4元;12公里至22公里(含)5元;22公里至32公里(含)6元;32公里以上部分,每增加1元可乘坐20公里。同时,为减轻轨道交通通勤乘客费用负担,对轨道交通月支出累计满一定金额的乘客给予阶梯折扣优惠,即:使用市政交通一卡通刷卡乘坐轨道交通,每自然月内每张卡支出累计满100元以后的乘次,价格给予8折优惠;满150元以后的乘次,价格给予5折优惠;支出累计达到400元以后的乘次,不再享受打折优惠。

  此次地面公交价格调整为:10公里(含)内2元,10公里以上部分,每增加1元可乘坐5公里。使用市政交通一卡通刷卡乘坐城市公共电汽车,市域内路段给予普通卡5折,学生卡2.5折优惠。

  三大调整

  1 明年底前推地铁低峰优惠

  从听证会及社会征求意见情况看,社会对公共交通多票种推出时间关注度较高,考虑到低峰优惠票价有利于分流高峰客流,有一定的平衡路网客流作用,结合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改造情况,本市将在2015年底前,选择合适的时段,在轨道交通试点低峰优惠政策。

  其他票种(如日票、特定线路通勤票等)以及听证会参加人提出的地上地下联乘、换乘优惠等政策也将根据公共交通整体运营、乘客需求、相关信息系统改造等方面情况适时推出。

  2 年度调价启动条件:0.1元

  本市建立地面公交和轨道交通价格年度调价和5年周期调整相结合的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听证会参加人意见建议,为增加动态调整机制透明度,降低年度过小幅度调整带来的社会成本和震动,在年度调整机制中,增设调整启动条件,即:当测算的年度票价调整水平大于等于0.1元时,启动年度调价机制。未达到0.1元时,当年不作调整,纳入下一年度累计。

  3 给予企业部分自主定价权

  为满足市民多样化出行的需要,本市鼓励运营企业根据乘客需求积极提供多样化服务。今后本市公共交通运营企业提供的多样化服务、多样化服务的票种及票价,由企业制定,报同级价格和交通管理部门备案后执行。

  五项举措

  1 每站都将张贴里程图票价表

  新票制开始实施后,抵达不同的站点的票价不同。今天上午,市交通委轨道交通处处长张文强介绍说,在本月28日前,开通的轨道交通每个站点均将在显要位置张贴里程图及票价表。

  张文强介绍说,每一站张贴的“一图一表”内容均不同,将显示从该站点到本市其他所有轨道交通线路站点的距离和钱数,而且用不同的颜色进行了区分。“比如从军博到木樨地是多少里程多少钱,到东单是多少里程多少钱,用不同的颜色进行了区分,看上去一目了然。‘一图一表’将粘贴在售票点、进站口等车站醒目位置。另外,在自动购票机上也将显示‘一图一表’的内容。”

  2 地铁将限制乘坐时间

  针对市民关注的同站进出、乞讨贩卖等行为,市发改委和市交通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轨道交通票务规则中会明确加入时间限制,具体细节正在研究,将于12月28日起与新票价同时实施。

  3 特定人群凭证免费将改为刷卡免费

  本市将继续保持相关群体免费乘车政策,继续给予解放军士兵、武警士兵、盲残人士等7类特定群体享受轨道交通免票政策,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残疾人、见义勇为人员等8类特定人群继续享受地面公交免票政策。

  另外,本市将逐步将特定群体的电子证件与市政交通一卡通的功能相结合,将特定群体凭证件免费乘车改为刷卡免费乘车。

  儿童乘车免票身高由1.2米提高到1.3米。

  4 学生学籍信息联网一卡通防“揩油”

  市发改委委员李素芳称,一卡通公交卡系统将与市教委的学籍系统联网,防止冒用学生卡或在毕业后继续使用学生卡的现象。

  5 四条旧地铁线厕所明年完成改造

  市交通委称,本市将对1号线、2号线、13号线、八通线4条线路的厕所进行改造,明年底改造完成。

【编辑:叶攀】

>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