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扫码有限额 支付便利性不会受到影响

2018年03月15日 16:36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 

  羊城晚报讯 记者戴曼曼报道:上班路上吃份早餐、菜市场里买菜……越来越多的场景下人们选择用“扫一扫”支付。不过下月起,用微信、支付宝等扫码也有限额了。根据央行的新规,从2018年4月1日起,单日静态条码支付上限不超过500元。

  静态条码单日上限500元

  2017年12月27日,央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的通知》规定,从2018年4月1日起,单日静态条码支付上限不超过500元。

  对于使用动态条码进行支付的,风险防范能力根据交易验证方式不同分为A、B、C三级,同一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限额分别为自主约定、5000元、1000元。

  到底何为静态码,何为动态条码呢?通俗地解释,商户悬挂在外展示,由消费者主动扫二维码支付的可以理解为静态条码。相对应的,动态条码则是指在使用条码收付款时,手机上不断更新的条码。“更通俗地讲,我们扫别人就是静态支付,别人扫我们则是动态的”,一位第三方支付人士告诉羊城晚报记者,动态扫码由于条码不断更新,不容易被替换盗用,因此更为安全。

  羊城晚报记者留意到,目前包括菜市场菜贩、路边小摊贩主要采用多为静态扫码的方式,即商户自己打印二维码悬挂,需要消费者主动进行扫码支付。而包括超市、便利店等在内的一些商户多为动态条码支付,即配备有条码扫码枪,主动读取消费者手机上的二维码等条码。

  不影响普通人支付体验

  对条码支付进行风险分级,且限定了单日交易额,对于普通人的支付体验到底有无影响?“数据显示,从2015年到2016年,主流的支付机构条码支付额度在500元以下的占比达95%以上”,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央行的新规可以使得大家的支付变得更加安全可靠。

  此外,业内人士解读,支付宝和微信,一般使用指纹和密码等两个以上的要素,单日限额已经达到了5000元,并不会对消费者的日常扫码支付行为带来不便。

  鼓励市场主体多用动态码

  “条码支付本身定位就是小额、便捷”,有业内人士表示,即便真的有消费者日均超过了限额,对于超出限额的部分,可以通过信用卡等支付手段完成。

  此前,央行在宣布新规时,相关负责人就曾明确鼓励市场主体采用更为安全的动态条码提供支付服务。

  昨日,有第三方支付相关人士再次建议消费者日常尽量使用动态条码支付的方式,因为静态条码一般长期有效,有可能被犯罪分子替换成自己的收款码,而相对来讲动态条码时时在变,不容易被替换和盗用。

【编辑:左盛丹】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