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关注老年人:给“宅老”提供更多关爱

2018年06月07日 09:32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 

  积极融入社会、重新建立与社会的联系,对于老年人心理健康大有裨益

  不久前,有位90岁的成都老人踏上了环游全国的旅程,又一次。在家人的陪伴下,这位老人这次计划用3个月时间,行走3万公里。

  消息一传出,网友纷纷点赞。有说老人家老当益壮的,有说老人家坚持梦想的,有说老人家挑战极限的。不过在笔者看来,这件事最大的启示就在于它提出了一个老年人再社会化的问题。

  笔者的岳母这几个月一直心情不好,闷闷不乐,长吁短叹。她不喜欢出门,身体没啥大毛病。自从退休以后,她似乎和社会脱节了,断了联系,每天都是在房间里宅着。我们也劝过她,您老在家里宅着,都成“宅老”了,没事就去公园里走走,或者去旅旅游。但是老人一直摇头,说没意思。有朋友提醒,对此千万不可大意,她的母亲也是同样的状态,去医院一诊断发现是一种心理疾病。

  出现这种情况也不难理解。人是社会性的,在社会联系中找到自己的存在感。而退休后失落孤独、慢性病的困扰、生理机能丧失等因素,导致一些老人容易产生不良的心理情绪。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4亿人,占总人口17.3%。对其中不少失能失智的老人,社会各界给予了很多关注和帮扶,为家庭减轻了不少负担,但是对于其中包括岳母在内的、不失能不失智但是心理健康堪忧的老人,相对来说关心不多。

  对于这部分“宅老”,急需帮助他们实现再社会化,不让他们感觉自己是被遗忘的人。那位周游全国的九旬老人,就是在积极融入社会、重新建立与社会的联系,这对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大有裨益。心情好了,疾病也就少了。

  这一方面提醒我们做子女的,要为老人创造机会走出家门,除了关心爸妈的老胳膊老腿,还要关心他们的心理情绪。另一方面,这提醒相关养老部门和机构,还有社会敬老团体、志愿者,不但要把服务送进老人家里,还要想办法把老人请出来,帮他们建立一个温馨、和谐的社会联系。

陈 得

【编辑:左盛丹】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