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以用户思维化解人居环境的“敌意”

2018年06月22日 10:50 来源:科技日报 参与互动 

  以用户思维化解人居环境的“敌意”

  “人居环境也需要这样的用户思维。在盲道设计和建设之初,让视觉障碍者走一走;让行动不便的人为无障碍通道提出建议;从孩子的视角考虑小区公共活动场地的设计是否安全……不同的用户,存在不同的需求,而规划设计要遵从用户需求的最大公约数,尤其是要守住让每一个用户感到安全与舒适的底线。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副院长李迪华最近“火”了。他在网络平台发表的演讲《“与人为敌”的人居环境》,引发人们共鸣。在演讲中,他控诉改造得很窄的人行道、蛰伏在十字路口的报刊亭、横亘在路中间的锋利铁丝……

  其实,李迪华在演讲中列举的现象并不新奇,而是人们生活中的日常经历。无奈的是,很多时候人们被迫忍耐糟糕的人居环境,路上有个坑绕过去就是,门前有个槛跨过去就是。学者的归纳与整合,把人们从琐碎的抱怨视角,带到了理性的批评维度:我们如何让人居环境不再“与人为敌”。

  人居环境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需要感情艺术的技术。它关系到人们日常的生存与发展,体现城市化进程的人文关怀。人居环境出了问题,很多时候不是技术出了问题,而是人对于环境的理解出了问题。一个设计也许本身并没有缺陷,但是当它呈现在环境之中,就发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比如,在路边种植什么行道树,本身是园林绿化部门的责任。但是,如果选择浅根系的树种,树根从透水砖和下面硬质铺装的水泥之间伸进去,人行道就会变得坑坑洼洼。显然,种什么树又牵涉到道路建设和维护的问题。对于人居环境,技术并非是孤立存在的,只有不同的部分、不同的系统精准协调,才能建设友好的人居环境。

  不友好的人居环境,就像是生活中的“断头路”。负责道路建设的两个地方都觉得自己做的没有问题,但是到了衔接处,要么发现对接不上,要么谁也无法说服对方建一座跨越分界河的桥。恰恰是这种只顾自己而不顾整体的思维,导致了人居环境的“与人为敌”。

  用户思维是互联网从业者常说的热词。一个程序或网页要受用户欢迎,不光需要写代码的程序员,还需要产品、运营等多个部门的通力配合。在外行人眼中近似于天书的代码,和生动活泼的交互页面之间,隔着对用户心理的揣摩,以及对用户需求的研判。一个缺乏用户思维的互联网公司,技术水平再高,想法和创意再新颖,也可能在一开始就失败。

  人居环境也需要这样的用户思维。在盲道设计和建设之初,让视觉障碍者走一走;让行动不便的人为无障碍通道提出建议;从孩子的视角考虑小区公共活动场地的设计是否安全……不同的用户,存在不同的需求,而规划设计要遵从用户需求的最大公约数,尤其是要守住让每一个用户感到安全与舒适的底线。

  跟人居环境有关的领域,存在各种各样的数据标准。然而,满足用户需求,不能生硬地执行某种刻板的标准。不能因为把报刊亭搬到绿地和周围空地上的成本太高,审批太难,而让报刊亭只能安放在十字路口。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最后损害的还是环境的协调感和人们身在其中的安全感。

  如果把人居环境比作一家巨大的公司,那么支撑这家公司奋力前行的,是对身在其中的每一位用户的尊重。不能因为大家都要适应环境,而不去做任何改变。人要在环境中生存,但人类文明就是基于对环境的改造而进步的,何况,人居环境本身就是人类一手创造的。

  李迪华教授的演讲,让人们对身边环境的审视上升到了一个广阔的人文境界。为什么我们的环境会缺乏细节?为什么我们会感受到糟糕的生活体验?影响这一切的不光有技术,还有对人的需求的深刻理解;而实现改变的,终将是那种扎根于人性深处的用户思维。

【编辑:陈海峰】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