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APP

中新视频

中新网

张洪田:一生护青山 造林四十年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10日 10:1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版权声明:中新视频版权属中新社所有,未经书面许可的使用行为,本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解说】画面中这个山水辉映、林路交织的地方是黑龙江省密山市铁西省级自然保护区,带头创建这个保护区的是全国劳动模范、黑龙江省密山市铁西农牧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洪田。自1981年开始,他带领员工艰苦创业,累计投入资金6000余万元,植树造林近2万亩、山水林田路景综合治理、保护湿地数千亩,一干就是40年。如今,又将这片绿水青山无偿交给国家。有人质疑花钱造林有啥用?张洪田这样说道。

  【同期】黑龙江省密山市铁西农牧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洪田

  我认准的事他们也管不了,社会上好多(人)说你给谁造林呐?今天栽了将来给谁?要都这么想就没希望了。

  【解说】1945年生人的张洪田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上世纪60年代张洪田所在的铁西村并不富裕,作为当时生产队的副队长,不甘过苦日子的他带领几十名乡亲外出“搞副业”,到国有林区抬木头、归楞装车、伐木清林、刨穴植树。1978年和1979年在给国有林场清林工作中他们赚回了22万元。“木材真值钱,林业真有钱”他看到这22万元的背后,是山,是树,是“绿色银行”。于是他萌生了办林场的想法。

  从1979年开始,张洪田向当地政府提出了造林地的申请,不厌其烦地上门谈、递报告、跑部门,在他的极力争取下,1981年当地林业部门将16365亩荒山、荒地作为造林地划给了当时张洪田领导的铁西企业公司,成立了铁西林场。

  身为企业带头人,那些年,他从带着社员进林区搞副业起步,再到建化肥厂、搞建筑、开煤矿、抓运输,后来又修铁路、买机车、办货场,以企业经营收入“以短养长”,为植树造林“输血”。

  有了梦寐以求的“林业舞台”,张洪田带领员工拿着镐头、镰刀,一头钻进大山。窝棚一支,睡在山上;炉灶一起,吃在山上,一春下来,落叶松、樟子松、红松,一栽就是上千亩,且树木成活率达到95%以上。政府划给的“两荒”地栽得差不多了,他又在山里转悠,每走一处荒山荒地,就打听是谁家的,想办法商量,或是拿钱买、或是拿车换,还与周边林场搞联营,有了地又栽树,逐步使保护区实现了统一、完整。几十年与林区打交道的经历,让张洪田从内心深处依恋这片青山,对于公司员工他更是严加要求。

  【同期】黑龙江省密山市铁西农牧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洪田

  对林区,对山爱。我在林区转了十多年呐,我又在这个林区一直转到现在是40年,相当于50年,看山爱啊。我的员工,动一颗树都(要)先打电话问我,随便动不行,刷(掉)几个树枝子都不行。

  【解说】随着成片的树在山上扎根,一个朴素而坚定的信念也在张洪田心里深深扎了根,那就是“保护森林,珍爱环境,留住青山绿水”。

  渐渐地,他生出争取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想法,用他的话说,成立保护区就是给林场和周边林地穿上了“皇马褂”,能够理直气壮的保护森林资源。1996年经黑龙江省政府批准,这里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在造林的同时,张洪田还组织筑堤蓄水,依山造湖,把几百亩耕地“退耕还湿”。40年过去了,当年的一座座荒山变成了现在占地12万亩,林海莽莽、野生动植物遍布的省级自然保护区、4A级景区和国家湿地公园。

  如今,荒山变绿了,张洪田的头发白了,皱纹多了,他用几十年执着守护着这片绿水青山。在保护区内的一座石碑前,这位老人朗声读颂起了碑上的一段文字。

  【同期】黑龙江省密山市铁西农牧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洪田

  自然万物本源有序,生物能延续,造化循环行,根伤叶不茂,水尽鱼不生。开发应有度,维护益终生。

  李蒋铭 黑龙江密山市报道

责任编辑:【罗攀】

特别推荐

视频排行榜

关于我们| About us|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3042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