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西藏党委书记:全面落实推进长治久安的新要求

2015年10月22日 08:51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西藏工作,心系西藏各族人民。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同志发表重要讲话,立足全局、把握大势,深刻阐述了新形势下西藏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具有很强的政治方向性、根本指导性、鲜明时代性、现实针对性,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西藏工作的纲领性文献,为推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奋力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西藏篇章。

  正确把握西藏形势任务的新论断

  “机变随物移,精妙贯未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边稳藏战略思想在西藏得到成功实践、取得显著成效。正是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西藏工作取得令人瞩目的新成绩,经济建设显著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显著加强、民生保障显著加强、反分裂斗争显著加强、涉藏对外工作显著加强,西藏工作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之际,习近平同志题词“加强民族团结 建设美丽西藏”,饱含着对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的无限关爱和殷切希望。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近年来西藏发展稳定重要举措、工作机制、明显成效的充分肯定,是对全区各族干部群众为祖国统一、边疆巩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忠诚奉献的高度褒扬和极大鼓舞,更是有力鞭策。我们要感恩于心、永远铭记,坚定不移、毫不动摇坚持下去,不断改进完善,努力建设团结美丽和谐幸福的社会主义新西藏。

  充分认识党的治边稳藏理论的新飞跃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着眼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着眼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科学分析西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实现了我们党治边稳藏理论的新飞跃。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同志强调,必须坚持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坚持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的重要原则。这些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同志高超的政治智慧和恢弘的战略思维,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边疆理论,明确了西藏工作新的定位和方向,突出了新形势新任务对西藏工作的新要求,顺应了西藏各族人民的新期待,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深刻领会党的治藏方略的新内涵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和广阔的战略视野,科学总结我们党60多年来经营西藏、发展西藏、繁荣西藏、稳定西藏的实践经验,将其概括为“六个必须”并上升为党的治藏方略。这一方略准确把握我们党经略西藏的治理规律,充分反映中华民族的核心利益和西藏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深刻揭示西藏面临的主要矛盾和特殊矛盾,鲜明回答在西藏必须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向着什么样的目标前进等重大问题,实现了我们党治藏方略的与时俱进,标志着我们党对西藏工作的规律性认识达到新高度。

  切实明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

  “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全国一盘棋,但标准不能一刀切。西藏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但由于特殊的自然和历史原因,不能照搬内地标准,要走出一条符合中央要求、符合西藏区情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路子。这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同志胸怀全局的战略构想、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关怀西藏人民的高尚情怀,突出了利民惠民的新导向,描绘了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蓝图,指明了西藏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路径。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的指示要求,把增进各族群众福祉作为兴藏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切实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

  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从以下六个方面着力推进:一是科学制定全面小康指标体系,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注意特殊性、差别化,一些指标同全国比,一些指标同西部地区比,一些指标同自己的过去比,坚持突出民生导向、淡化生产总值导向,重点在补短板上用足劲、使全力。二是切实保障改善民生,持续办好利民惠民、利寺惠僧的实事好事;着力实施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扶贫开发规划,打好扶贫攻坚战;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确保“双语”教育全覆盖;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扩大就业创业;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参与度、获得感和幸福指数。三是着力破解瓶颈制约,大力推进交通、能源、水利、通讯、城镇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现所有县城、重点景区通油路,所有乡镇、行政村、寺庙通公路,县城自来水供应全覆盖,所有乡镇通光缆,邮政服务网点全覆盖。四是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高原特色农牧业、旅游文化产业、天然饮用水产业、藏医药业、民族手工业等,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五是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按照中央总体部署,有序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建设,主动融入成渝经济圈、陕甘青宁经济圈、大香格里拉经济圈,积极参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着力打造面向南亚开放的重要通道。六是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严守生态安全底线,严格实行矿产开发自治区政府“一支笔”审批制度、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度,建好占全区1/3面积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实施好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长远规划。

  全面落实推进长治久安的新要求

  “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习近平同志指出,西藏工作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西藏稳定涉及国家稳定,西藏安全涉及国家安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放到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上来,坚决维护国家安全、民族团结、宗教和睦、社会稳定。第一,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紧紧围绕做好反分裂工作、维护国家安全这个核心,始终坚持中央有关方针,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牢牢掌握反分裂斗争的主动权。第二,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把维护稳定作为硬任务和第一责任,坚持依法治理、主动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相结合,敢于担当、主动作为,抓早抓小抓快抓好,创新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继续深入实施干部驻村驻寺、加强和创新寺庙管理、城镇网格化管理、“先进双联户”创建、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党政军警民协调联动机制等各项措施,确保西藏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第三,巩固发展民族团结。坚持把民族团结作为西藏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全面执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法,充分保障各族人民的民主权利,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推动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努力把西藏建成民族团结模范区。第四,促进宗教和睦和谐。认真贯彻党的宗教政策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充分尊重宗教信仰自由,依法保护正常宗教活动,完善寺庙公共服务,落实好利寺惠僧措施,促进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第五,确保意识形态领域安全。坚持党管舆论、党管新闻、党管媒体,加强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管理,推进报刊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着力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凝聚建设团结美丽和谐幸福社会主义新西藏的强大正能量。

  不断强化党的建设的新保证

  做好各项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党员干部。习近平同志指出,做好西藏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着力建设好各级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基层组织。贯彻落实这一指示要求,要始终把基层作为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实到治边稳藏的全过程,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一是严守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做到明辨大是大非立场特别坚定、维护民族团结行动特别坚决、热爱各族群众感情特别真挚,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的心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紧连在一起,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守反分裂斗争纪律,始终做到旗帜鲜明、立场坚定、认识统一、表里如一、态度坚决、步调一致。二是建强干部队伍。坚持好干部标准,认真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大力培养选拔使用优秀藏族干部、其他少数民族干部、长期在藏工作的汉族干部和援藏干部,努力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三是强化基层基础。坚持人员力量和各类资源向县乡基层倾斜,加强乡镇政权建设,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扩大党组织覆盖面,不断壮大党员队伍,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维护稳定、反对分裂的坚强战斗堡垒。四是弘扬清风正气。西藏虽然高寒缺氧、条件艰苦、处于反分裂斗争的主战场,但要牢固树立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问题上没有任何特殊性的思想,坚持一手抓反分裂斗争、一手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格落实“两个责任”,严格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好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纪律处分条例、巡视工作条例。五是坚持“三严三实”。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大力弘扬“老西藏精神”和“两路精神”,深入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真正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营造雪域高原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陈全国 作者为中共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

【编辑:王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