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海归回国创业“接地气” 爱科技更爱实业

2014年01月02日 11:21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0)

  2013年,诸多变化给海归带来了各种机遇。政策环境越发宽松、海归身份越发本土化、海归心态越发接地气……细数此“变”,海归迎来了一个日益广阔的发展空间。而在这广阔的空间,在全新的一年,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都将竞相迸发——

  知机而识变

  2013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参观中国东盟博览会展馆之际指出:从现阶段各方面条件看,着力打造东北老工业基地、中西部沿长江区域、西南中南腹地三大新的经济支撑带是必然选择,并表示“这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最大回旋余地”。

  至此,中国区域经济进入多点支撑时代,区域总体战略清晰呈现:优化提升沿海三大增长极、着力打造三大新经济支撑带、促进西北向西开放。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明确提出要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改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条件、降低社会资本进入门槛、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打破体制壁垒,扫除身份障碍等。

  而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前,中国推出的“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则是拟通过简政放权、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微观干预、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三个方面为创业者斩去荆棘。另外,一项旨在通过减轻税负、降低创业门槛的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改革方案,也于2013年8月顺利推广到全国试行。

  业内人士分析,虽然这些政策都没有明确涉及海归,但是它描绘出了整个市场大环境的变化。在新的一年,海归应在看到政策环境宽松的同时,顺应趋势,知机识变,把握新机遇。

  同“归”而殊途

  当今海归的留学形势,主要体现出两个维度的变化。一是留学地域更分散,选择去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留学的海归数量逐渐增加。二是专业选择更广,特别是选择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商科、会计、金融、人文专业的海归比例大幅提升;而过去,海归一般会偏好美、英等名校的优势专业。

  此外,自费留学已成为现在出国留学的主流。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精英公派留学潮不同,自1985年,中国取消了“自费出国留学资格审核”,到1999年,中国逐渐进入自费留学的高峰期,而在最近几年,自费留学的这种趋势越发明显。

  在这股日益浩大的自费留学潮中,家庭团聚是海归回国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2013年有90.9%的留学生表示自己是因为不想远离父母而回国。

  海归回国后,外企已经成为许多海归就职的首选。2013年,有超过1/4的海归在外企入职;同时,本土创办的民营企业吸纳了22.8%的海归。而在2012年,有71.2%的海归就职于私企,就职于外企的海归仅有11.3%。

  厚积而薄发

  几年前,海归回国后单纯靠知识领先就能获得企业青睐。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知识领先不足以解决组织问题,应聘海归的学历所起到的作用在下降,企业开始更关注应聘海归的经验值。

  事实上,现今海归的角色定位、获得的薪酬增长等,与几年前相比,都有较大的落差。但是,越来越多的海归已经能够端正心态,日趋务实,正视这种落差。

  成都卖包子的4个海归,在前段时间被媒体广为热议。他们就是运用移动互联网进行营销推广,灵活地创新了传统早餐店的行销模式。他们的成功引人深思,读书并非无用,留学不等于烧钱。事实上,与国内人才相比,由于受到国外活跃的市场竞争文化影响,海归在创业理念上往往更敢想敢做。

  出国留学给海归留下的不应仅仅是洋文凭与外语。业内人士建议,面对众多的机会,海归应该首先从知识领先、技能领先两个维度去找到自己的“稀缺性”,必须对国内的人才供给有清醒认知,明白自己是在与一群技能领先的人才竞争,这不仅包括与本土人才的竞争,更有“洋对手”。在调整好心态之后,厚积薄发。

  爱,既是留学报国的爱国之情,更是在社会公益事业中的奉献之举。在过去的2013年中,海归将自己对祖国、对社会的爱融入到自己的事业、生活当中。在新的一年中,我们期待海归能将这份爱传递、发扬下去。

  深爱这片土地

  “希望大家坚守爱国主义精神”,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讲话中对广大留学人员提出的殷切期望。对于海归来说,回归祖国既是出于对祖国的爱,更是对这片土地的爱。

  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典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留学人员提出的第一点希望就是希望广大留学人员坚守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中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不论树的影子有多长,根永远扎在土里;不论留学人员身在何处,都要始终把祖国和人民放在心里。”这是习总书记对广大留学人员的殷切期望,更是对广大留学人员的巨大激励。

  截至2012年底,中国留学回国人员已达109万人。广大留学人员回归祖国,将自己在国外学到的先进知识和理念,运用到工作、生活之中,为祖国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在新的一年,随着中国经济环境的不断改善,相信会有更多的留学人员回到祖国怀抱,将他们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到自己的事业当中,为这片土地奉献出更多的力量。

  爱科技更爱实业

  国外先进的经验和技术优势,使许多海归选择在科技领域创业,比如,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前沿领域的尖端行业。但随着海归进入平凡时代,许多海归开始进入更“接地气”的服务行业,如开咖啡馆、面包店等。

  由于中国出国留学人员大多学习计算机、物理、生物、医药等专业,因此,他们回国后大多选择这些领域作为自己创业的起点,并且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这些高新技术领域投入多、回收慢,也使得一些人望而却步。并且随着海归的去精英化,海归对自身的定位也趋于理性化,一些海归开始在文化产业、服务行业等领域创业,比如留学英国的海归邢淑贤在国外学习了先进的红薯加工技术,回国后建立起自己的红薯种植基地,开店卖红薯等等。

  习总书记说:广大留学人员应自觉使个人成功的果实结在爱国主义这棵常青树上。不管是高科技创业还是卖红薯、开咖啡馆等服务性创业,都对中国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新的一年中,在“中国梦”的指引下,相信会有更多的海归将自己个人的梦想融入到中国梦中,投身到创业的大潮中。这也将会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

  人人献出一点爱

  在过去的2013年中,海归不仅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耕耘,更是社会公益活动中的活跃分子,以不同的形式为社会公益事业献出自己的一份爱。

  海外生活的背景使海归对公益有着独特的理解和践行方式。回到国内,许多海归仍身体力行,积极参与公益活动。除了亲自参与公益活动之外,许多海归也将公益的理念融入到自己的生活方式中,甚至以“公益”作为事业,开创了“公益性创业”。为社会公益事业发展起到了表率作用。

  然而,处在初级阶段的中国公益事业,仍存在着很多问题:公众参与的零散性、个人化,公众参与度不高等,都是制约公益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也是我们在新的一年需要关注的重点。这也需要走在公益事业前列的海归,运用自己在国外学到的先进的公益理念和方式、方法,影响更多的人参与到公益事业当中,为和谐、文明社会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古人云:积水成河,聚沙成丘。爱的力量也是可以积累的。人们的爱心一旦被积累,就会迸发出惊人的力量。处于社会转型阶段的中国,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社会摩擦。在此,我们发出倡议——向社会献出一点爱。(刘桔 陈龙 肖鹏飞 舒鹏)

【编辑:南若然】

>留学生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