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访美学者丁隆:在世界顶级“学术场”上的体验

2014年02月14日 09:53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0)
访美学者丁隆:在世界顶级“学术场”上的体验
丁隆近影

  2013年8月20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评论埃及局势的文章,题为《发展中国家应警惕“民主陷阱”》。文章见报后被国内外多家媒体转载,获得较大反响。其作者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丁隆,当时他刚结束在美国哈佛大学的访学生活,带着几百本书和关于中东问题的新想法,重新投入到教学、科研工作中。

  2011年,丁隆申请了中美富布莱特项目,并最终从全国数百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得到赴美访学的机会。2012年9月至2013年7月,他在哈佛大学中东研究中心访学。

  与博士生同上课

  “与大师对话对我的触动是巨大的。”丁隆向笔者展示了哈佛大学教授Roger Owen的新作以及扉页上的寄语,“他今年79岁,还专注于研究并且有新的著作。经常可以在各种学术活动中看到他拄着拐杖的身影。”

  在哈佛,几乎每天都有和丁隆研究方向相关的讲座和研讨。1年时间里,丁隆选了4门博士生课程,并与来自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等美国名校的学者交流。“讨论课是13个人的小班授课,教学质量很高,每节课前都会发几百页的阅读材料,如果事先不读根本没办法上课。”本想在访学期间多做些自己研究的丁隆不得不放低身段,与博士生们一起,更专注地投入到课堂中,“相比之下,国内由老师单方向讲授的方式让学生太轻松。”

  “做研究,就要站在前沿。”世界顶级“学术场”的体验给丁隆的学术之路带来了深远影响,他深知“一定要了解大师们正在做什么,了解年轻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国际学术界同步”,否则“只能做低水平的重复,无法创新”。

  “国内年轻的学者有机会一定要走出去,到世界一流名校感受一下,拓宽自己的视野,这会对学术生涯起到很大帮助。”丁隆说。

  迈向新的学术“高地”

  时值2013年新年假期,丁隆不忘到图书馆学习,偶遇哈佛大学近东系主任和两位老师在学校里做科研工作。丁隆笑称“自己这个‘小学霸’还要向‘大学霸’们学习”。

  “哈佛图书馆藏书丰富,几乎可以找到所有想要的资料。”回国时,丁隆带回了自费购买的几百本书,因为行李超重,还交了罚款。他随手拿起办公桌上的一本书说:“这就是当时带回来的一本书,下个月就开始给学生讲。”他希望哈佛之行受益的不仅是自己,还有他的学生。

  “中东研究的‘高地’在美英等西方国家。”身为阿拉伯语学者,为了顺利阅读英文原著,丁隆坚持每天学习英语。书架上整齐地排列着两排英文书籍,其中一本被他翻过多次。“做学术研究,最基本的就是要大量阅读原著,此外,交叉学科理论知识的涉猎以及到对象国的亲身体验也很重要。语言学习是基础的基础,对我而言,就是要学好英语和阿语。”

  在丁隆看来,一年的访学生涯帮助他形成了对中东研究学科更加系统的认识,也帮助他“迈向新的学术‘高地’”。与年轻时在埃及的求学经历相比,丁隆觉得哈佛访学的经历使自己“思考更有方向,研究更为专注”。

  “做一件事,就要做好。”丁隆所坚持的就是这句看似简单却难以真正做到的话。(穆宏远)

【编辑:罗渊】

>留学生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