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海归国内就业遇冷变海待 名校海归还是“香饽饽”

2014年02月19日 14:25 来源:人民网 参与互动(0)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早安山东》报道,又到了一年毕业季,曾几何时,“海归”是企业招聘疯抢的对象。然而,最近几年,“海归”和国内大多数学校的学生一样,求职路上困难重重,这是怎么回事呢?来看记者的调查。

  求职一年 “海归”变成“海待”

  这几天,24岁的小孟坐在计算机前,网页依旧是她刷了无数遍的各大招聘网站。2013年,还在英国留学期间,“求职”就一直伴随着她的学习和生活。

  英国利物浦约翰莫尔斯大学研究生小孟:“父母也跟我说工作比较难找,很多名牌大学毕业的研究生也不能找到很好的工作。”

  尽管内心有些焦虑,但小孟开始制作简历时,并没有想到自己的求职路会长达近一年多时间。毕竟,最初选择去国外继续深造时,她和家人都对自己将来就业抱有很高的期望。

  “当时我跟我父母都是这么觉得的,可能‘海归’归国留学人员这个証书会比较有含金量,回来的话可能会比较容易找工作。”

  2013年夏天,小孟正式回国加入求职大军。学习国际新闻专业的小孟向多家媒体单位投出了简历,但给她回应的仅有两三家,而对这几家单位小孟并不满意。

  小孟:“我现在发现很多的这些单位他们要求高一点的,更加倾向国内知名大学毕业的一些研究生。”

  回国以后的大半年时间,小孟几乎天天都在看各种求职信息,但结果都以失望告终。

  “近几年可能出国留学的人太多了吧,然后像国内的一些企业单位可能就觉得,人一多嘛价值可能就不是特别高了。”

  留学人员剧增素质下降 “海归”优势不明显

  留学生回国就业遭遇尴尬,那就业市场上,企业对海归们又有什么看法呢?继续来看记者的调查。

  据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从2007年到2012年,各类回国留学人员从4.44万人逐年递增,到2012年达到27.29万人。预计,2014年我国归国留学生将突破30万人。数量剧增的回国留学人员,让“海归”在就业市场中不再稀罕。

  银龄融资租赁上海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经理张卓娅:“比如说是有100封简历的话海归大概能占到10到20分左右。几年前可能两三年前没有这么多,基本上100份的话5、6份这样子。”

  经过一轮筛选和面试,张卓娅发现,教育背景更多元的“海归”的竞争力并不明显。

  张卓娅:“海归整体上来讲他毕竟出国,花了那么多心血过来,所以说整体上会有点眼高手低吧。另外就是说,他长期在国外,他对国内的市场也不是太了解。”

  另外,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海归”和国内具有同等学历的本土毕业生相比,虽具有一定优势,但这种差距正在不断缩小。除此之外,留学回国人员整体素质的下降,也是用人单位不再迷信“海归”的重要原因。从企业的角度说,教育背景仅仅是一个参考。

  银龄融资租赁上海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经理张卓娅:“我们可能更看重的就是他的一个学习能力,适应力还有包括他的一个工作态度。”

  外企频频裁员 名校“海归”还是“香饽饽”

  事实上,这些年国内就业市场竞争压力大已是不争的事实,即便是外企也不再是留学生的“金饭碗”,外企裁员的消息频频传来。

  2012年,诺基亚表示要关闭中国两个区域销售中心,随后,惠普也宣布两年内全球裁员2.7万人,摩托罗拉则宣布裁减4000名员工。2013年3月,汇丰人寿在上海宣布关闭其个险业务,约160名保险营销员被“闪电裁员”,其中大多是国外名牌大学的毕业生。裁员风暴来得突然,让他们深受打击。

  被裁职员黄梦嘉:“首先就是太突然。就是突然到前一天晚上收到一条短信。”

  原汇丰人寿大陆个人营销渠道客户经理黄璐璐:“CEO来了就说了一分钟,你们可以关门了。直接就逃走了。一句话都没有解释。”

  虽然“海归”们的整体素质有所下降,但名校毕业、能力较强的留学生依然是就业市场上受欢迎的“香饽饽”,而毕业于普通海外高校的留学生则很难再利用留学背景获得加分,在日趋竞争激励的就业环境中,他们的遇冷会更加明显。

  上海市外国专家局副局长黄渭茂:“有真才实学,这个很关键,因为这个在国内,特别是企业用人单位,就你学的专业,水准以及你的实体操作,光徒有个虚名恐怕对你入职和择业可能不会占优势。所以还是专业也要选好,有比较好的学校就尽可能选比较好的学校,这个可能对未来发展有比较好的好处。”

【编辑:罗渊】

>留学生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