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派留学生成中阿穆斯林友好交往常态化机制——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留学生活
    互派留学生成中阿穆斯林友好交往常态化机制
2009年10月23日 13:44 来源:新华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中国朝觐团团长杨志波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穆斯林之间的交往正在逐步建立常态机制。

  杨志波说,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穆斯林同国外穆斯林的交往有了很大的发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宗教团体互访、宗教教育、文化交流等领域已经建立或正在建立常态机制。

  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宗教组织互访日益频繁,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与埃及、沙特、科威特等国家的有关组织都建立了互访机制,并积极开拓与非洲、欧洲国家伊斯兰教组织的交往,成为中国穆斯林与国外穆斯林交往的一个新形式。

  杨志波说,中国向阿拉伯国家派遣宗教学习留学生已经形成了固定机制,并纳入了国家对外文化交流协议中。中国伊协每年从全国10所伊斯兰教经学院选派40名左右应届毕业生前往阿拉伯国家院校学习。中国穆斯林青年诵经师还经常参加在沙特、伊朗等国举办的《古兰经》国际诵读比赛。

  中国现已有24所高等院校开设阿拉伯语专业,并在阿拉伯国家开设了7所孔子学院或孔子课堂。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阿拉伯学生来华学习,2008年享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的阿拉伯学生达到1127人。

  阿拉伯穆斯林还积极向中国的教育事业提供援助。拥有57个成员国的伊斯兰会议组织下属的伊斯兰发展银行1978年以来先后为中国的伊斯兰教学院、文化培训中心、希望小学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1000万美元的帮助。

  中国今年将有1.27万名穆斯林群众赴沙特朝觐。“朝觐是中阿穆斯林群众交往的重要方式之一,逐年规范的朝觐工作为中阿穆斯林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杨志波说。

  此外,中国还积极拓宽与阿拉伯穆斯林群众交往的途径,连续多年举办了宁夏清真食品博览会、中国回商大会、全国阿拉伯文书法展等活动。同时还与阿联酋、埃及等国家建立了清真牛羊肉出口的认证机制。

  杨志波说,在今后的中阿交往中,民间交往将作为国家整体外交的重要部分和有力补充,继续发挥其独特性和不可替代作用,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穆斯林间的友谊也将不断加深。(陈勇 姜德群 周潼潼)

    ----- 留学生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