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心齐气顺心无旁骛的干事氛围

  营造心齐气顺心无旁骛的干事氛围
——“怎样激发干事创业的动力与活力”讨论之三

  编者按

  激发广大官兵干事创业的动力与活力,营造良好环境氛围是重要保证。这一期讨论刊发的来稿,重点从外部环境构建方面发表看法。我们欣喜地看到,随着《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等一系列制度举措的出台,为实干撑腰、为担当鼓劲的思想共识得到进一步强化,有利于广大官兵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环境氛围正在形成。

  “怎样激发干事创业的动力与活力”话题的讨论至此告一段落。感谢广大读者的关注支持,请继续关注并参与“修养大家谈”栏目接下来推出的话题讨论。如果您有好的话题线索,欢迎致电编辑部:(010)66720048,66720049。

  防止形式主义 消耗动力活力

  ■73123部队 吴 卿

  马克思说:“如果形式不是内容的形式,那么它就没有任何价值了。”形式主义是销蚀战斗力的无形“杀手”,是导致机关空转空耗、基层忙乱乱忙的重要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广大官兵积极作为的动力和活力,其危害不容小觑。

  “要把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针对形式主义种种新表现,习主席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尽管反“四风”力度持续加大,然而在一些单位,形式主义仍禁而不绝。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场面上热闹,实际上空洞,种种形式主义表现让工作变味走样,最后导致实事泡汤、好事办砸。

  形式主义更让基层官兵苦不堪言。文山会海泛滥、督导检查过多、工作过度留痕……如此种种,分散了备战精力,消磨了练兵热情,弱化了主责主业,让基层官兵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减轻负担才能轻装前行,避免虚耗才能激发活力。要纠治形式主义,必须从领导和机关做起,带头进行整改落实,抓住关键、减在实处,真正为基层官兵创造踏实干事的良好氛围,为想干事、能干事者提供相关保障,官兵才有更多精力和时间去想如何干事创业。

  纠治形式主义,关键在倡导求真务实,回归主责主业,让官兵把心思精力用在实处,树立备战打仗的鲜明导向。许多官兵都有深切体会,只要干的是与打仗有关的事,纵然过程曲折艰苦,也会以苦为乐;若是天天被一些繁文缛节所困,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上级不注意,结果在患得患失中忧心忡忡,在弄虚作假中担惊受怕,又怎么能让官兵有长久不竭的干事创业动力活力呢?

  成事须戒虚,务实则事成。我们必须以猛药去疴的决心,以刮骨疗毒的勇气,勇于自我革新,敢于出实招、鼓实劲,切实把官兵从一些无谓的空耗虚耗中解放出来,坚决把形式主义挡在门外,如此才能提振广大官兵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树立正确用人导向

  ■66157部队 朱沛军

  为政之要,要在得人。用人导向是最根本的导向,坚持用“对党忠诚、善谋打仗、敢于担当、实绩突出、清正廉洁”军队好干部的标准来选人用人,以良好用人导向涵养健康政治生态,就会持续激发广大官兵投身强军事业、练兵精武的积极性,鼓舞大家在本职岗位上创造出更多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实绩。

  “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选贤举能具有“磁石效应”,用好一个人,能够激励一大片。选用那些敢于担当作为的人,主动担当、奋发有为就会蔚然成风;选用那些能打仗、懂指挥的人,钻打仗、谋打赢就会成为风尚。我所在部队常年担负大项演训任务,实战化训练锤炼了部队,也让一大批优秀指挥员得以快速成长。他们中有“海归”博士,有比武冠军,有的在演习中出色指挥,有的在组训中创新训法。在这群“领头雁”带领下,部队的人才矩阵雏形初现,事业舞台愈发宽广,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的氛围越来越浓厚。

  “用得正人,为善者皆劝;误用恶人,不善者竞进”。选人用人关系重大,必须从严从实甄别筛选,找准选贤任能的“靶心”,把好第一道“关口”,突出忠诚干净担当的用人导向,把有真才实学的人选出来,把踏实干事的人选出来,实现干部工作风清气正、良性发展。

  战争年代,百战生百将,一场战斗下来,谁能打仗、谁善指挥,一目了然;和平年代,则要特别注重在大项任务中锻炼干部、发现人才。对那些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的党员干部,要予以充分信赖,大胆使用,将越来越多优秀人才用起来,不断推进军队各项事业向前发展。

  一名好干部的成长,需要个人努力,也离不开组织的培养。电视剧《亮剑》中的李云龙是名副其实的闯将干将,他打了不少胜仗,却也没少惹麻烦。可贵的是,李云龙的上级领导一直关怀帮助他,搭档赵刚始终鼎力协助他,得益于此,李云龙一步步成长起来。越是敢闯敢试,越会面对更多风险和挑战,如果对那些“冲在前列”的干部吹毛求疵、求全责备,无异于给刚烧旺的炉火泼一盆冷水。我们要主动为担当者担当,让担当者有为,为实干者撑腰,让实干者吃香,激发广大官兵实在实干、想为愿为的内生动力,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驰骋高歌。

  能者多劳 须防止“二八现象”

  ■中部战区空军保障部 林 亮

  工作中,经常会有这样的现象:有的同志能力强、人老实,苦活累活领导总交给他,经常是“五加二”“白加黑”;有的则见事躲、能力弱,即使有任务,领导也不放心交给他。久而久之,越能干的越多干,越不能干的越不干,单位里就会形成“二八现象”,抑制了一些同志干事的动力和活力。

  如果说能者多劳无可厚非,那么能者多得、劳者多得也是应有之义。然而,“急活难活看本事,谁有本事谁干;提拔使用看资历,谁够年头谁上”的现象在一些单位并不鲜见。这种干部使用管理的“马太效应”,让一些老实肯干的人流汗又流泪、吃苦又吃亏,挫伤的不仅是干部的积极性,更助长了不担当、不作为的不良风气,不利于干部队伍的健康发展,不利于单位整体建设。

  政治路线确定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新的体制编制下,如何破解干部使用管理上的“马太效应”,激发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事关重大、影响深远。

  要坚持正向激励,既让能者多劳,更让劳者多得。立起凭素质立身、凭实绩进步的用人导向,不唯年龄、不唯资历,破除平衡照顾、论资排辈,坚决抵制说情打招呼、跑官要官等不正之风,对那些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及时用、大胆用,产生“用好一个,激励一片”的示范效应。同时,还要注重负向鞭策,建立末位淘汰机制,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等方式,推动干部队伍合理流动,坚持优者上、庸者下、劣者汰,让不敢担当、不愿作为和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的干部日子不好过,产生“处理一个,警示一片”的鞭策效应。

  工作中,有一些干部事业心责任感强,工作干得多,但同时发生失误的几率也大,有时还会得罪一些人。如果没有制度机制保护,“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的想法就会滋生蔓延,导致一些人明哲保身,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对此,就要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切实让担当者不担心、让流汗者不流泪、让吃苦者不吃亏,形成“组织为干部担当、干部为事业担当”的良好生态。

  让军人荣誉“看得见”

  ■69235部队 伍志刚

  克劳塞维茨曾经说过:“在一切高尚的情感中,荣誉心是人的最高尚的情感之一,是战争中使军队获得灵魂的生命力。”激发官兵干事创业的动力活力,需要重视发挥荣誉的激励作用。

  荣誉被称为军人的“第二生命”。古往今来,军人对荣誉的向往和追求,造就了“为国捐躯,虽死犹荣”的价值理念。荣誉对于激励先进、鼓舞士气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军人的荣誉,需要用仪式感来强化其在组织内部的价值认同。比如,可以制作精致的证章奖牌彰显荣誉,组织不同规模的颁奖仪式,让获得表彰的官兵上台领奖、发表感言,彰显获奖荣光。

  让荣誉“看得见”,要注重激发军人的职业荣誉感。军人为荣誉而战,为了捍卫荣誉不惜流血牺牲。我军新一代共同条令颁发施行,规定可以邀请军人亲属参加军人的颁奖仪式,见证军人的荣誉时刻,以此增强军人的职业荣誉感和家庭成就感。还可以把喜报送到官兵家里,让官兵的亲属分享这份光荣。同时,还要让荣誉汇集社会更多力量,增强社会认同,真正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让军人家庭受到更多尊重和关爱,让“一人从军,全家光荣”“军功章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真正落到实处,提升军人的职业自豪感。

  荣誉虽然是军人内心追求的价值认同,但也需要营造崇尚荣誉的文化氛围,强化军人的职业荣誉感和团队存在感。应注重用所在部队的光荣历史、光荣传统来熏陶官兵,让官兵以身在荣誉团队为荣,自觉用爱军精武的行动维护团队荣誉,积极为团队争取新的荣誉。比如可以把官兵所获的荣誉,用文字、影像等各种形式予以记录并保存在团队的历史文件和荣誉室中,让荣誉看得见并能有传承。

  崇尚荣誉、追求荣誉的上进心,人人都有。作为一级组织和单位领导,既要引导官兵正确对待荣誉,避免陷入功利主义泥淖,同时也要积极促成荣誉和实际利益适当“挂钩”,让官兵在崇尚荣誉、追求荣誉的路上越走越顺心,为了强军事业,争取更大光荣。

  容错纠错撑高 担当“天花板”

  ■东部战区陆军 何钰武

  干事创业的道路总会充满崎岖,总有风险和挑战,不可能每次都成功,不可能每次都十全十美不犯错误。当前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面临很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探索,有探索就难免有失误。

  列宁曾说,只有什么事也不干的人才不会犯错误。钱学森在论述科学发展规律时说:“正确的结果,是从大量错误中得出来的;没有大量错误作台阶,也就登不上最后正确结果的高座。”犯错误本身也是实践的过程,就像人要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如果怕犯错误,没有一点开新图强的闯劲韧劲,就不会有我军的发展壮大、走向强大。

  当下,有的干部还存在“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的思想,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要表扬不想要批评的情况还有一定存在。然而,绝大多数干部有献身国防、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想在事业上闯出一番天地,容错纠错就是立起鼓励探索创新、创先争优的鲜明导向。要用机制为敢于担当作为者提供保障,为他们撑腰鼓劲,让他们轻装上阵,决不能让他们流汗又流泪。

  容错纠错应当完善客观的评价衡量体系,对干部的失误错误,应结合动机态度、客观条件、程序办法、性质程度、后果影响等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准确把握政策的标准和界限,不能搞一刀切,不能搞平衡照顾,更不能搞一味迁就。这样可以让每名干部心里都有一杆秤,可以随时预判自己的工作后果,减少心理负担。

  但容错纠错不是护短,也不是搞纪律松绑。探索容错纠错机制,需要始终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要求,既不错究实干者、创新者,也决不纵容放任违纪违法、胆大妄为的人,而是要早发现、早纠治,常提醒、常监督,把问题和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广大干部投身强军事业的热情才能进一步被激发,潜力才能进一步被挖掘,力量才能进一步凝聚起来,切实营造出助力改革、鼓励担当、宽容失误的良好干事创业氛围。

  给个性差异 留足弹性空间

  ■武警广西总队 祝连勇 李海潇

  没有官兵之间的个性差异,就不会有组织建设的活力,更不会有个人创新的动力。部队官兵之间个性差异明显,少数同志因为个性问题被排挤、被冷落的现象时有发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官兵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人才队伍不能千人一面,必须给个性差异留足弹性空间。

  纵观历史,人才队伍的结构多元化,是一个团队保持生机活力的重要条件。唐太宗李世民曾在朝堂上历数自己任用的大臣:“长孙无忌善避嫌疑,应物敏速,决断事理,古人不过,而总兵攻战非其所长。高士廉涉猎古今,心术明达,临难不改节,当官无朋党,所乏者骨鲠规谏……”在李世民看来,人性各异,只需取其所长,不必求全责备。能用好有个性的人才,也集中体现了领导干部识人的眼光、容人的气度、用人的艺术。

  军队作为特殊的武装集团,既有严明的纪律要求,也允许其成员有个性特征。毛泽东同志说:“有共性,也有个性,有相同的方面,也有相异的方面。这是自然法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法则。”人才的独特个性,往往会在关键时刻发挥特定作用。部队实践中,有的同志性格比较急,只要不造成大的错漏和失误,就没有必要磨其棱角、去其个性,有时抓落实就需要这样风风火火的“急性子”;有的同志性情比较缓,只要不耽误大事要事,就没有必要催促敲打,有时谋划工作就需要这样不急不躁地“踱方步”深思熟虑;有的同志性格比较直,只要不影响相互团结,就没有必要敬而远之,有时纯正风气就需要这样直来直去的“炮筒子”。个性没有好坏之分,只要不违反军队的纪律规定,不违背原则,都是促进部队发展的积极因素。

  保留官兵的个性差异,也就保留了与个性相关的优秀品质;消除官兵之间的个性差异,就很可能扼杀和激发官兵创造力相关的生气、灵气、锐气根基。个性鲜明的人棱角分明、仗义执言、行出于众,平时可能会给人一些难堪、造成一些误会。但是换一个角度看,他们往往能坚持原则、保持定力,不人云亦云,能打破惯常思维和经验主义的桎梏,干成大家畏难的一些事。

  物有棱角而露锋芒,人有个性而显风骨。作为领导干部,应当尊重理解官兵的个性,用好有个性的官兵,引导官兵个性向好的方向发展,促进官兵的思想更加解放,干事创业的动力更加充沛,人才队伍的结构更加多元合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