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外媒:美军曾配备背包核弹 应对苏联“入侵”

2014年02月18日 10:58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西班牙媒体称,在广岛原子弹爆炸20年后,为应对苏联可能的入侵,美国精英部队曾配备了背囊式的原子弹进行特训。

  西班牙《国家报》2月16日报道称,在冷战的后半期,长达25年的时间里,美国设计出一款具有破坏性的便携式核装置,名为“特种原子爆破装置”(SADM)。

  除了“海豹”突击队和海军陆战队特种部队外,美特种力量和陆军工程兵团的多个精英部队都在东欧、朝鲜和伊朗的战场上进行了操控这种背囊式核弹的训练,以在必要情况下对苏联军队进行致命一击。

  报道称,在与苏联漫长的角力中,西方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无论是从人员规模还是常规武器上来看,华沙条约组织的实力都远远超过北约。对美国来说,核武器是有望实现势均力敌的重要因素。

  上世纪50年代,美国时任总统艾森豪威尔曾提出了“新面貌”安全战略,通过使用核武器和大规模报复手段进行回击的威胁来劝阻苏联不要贸然发动进攻,该战略还被称为“大规模报复”战略。

  报道认为,尽管“大规模报复”战略能够避免在常规武器上投入太多,是一种廉价的应对方案。但该战略有一个重大的缺陷。它让美国在应对敌方进攻时几乎没有回旋的余地。如果苏联军队实施了一个有限度的、非核武器的进攻,那么摆在美国面前的选择就只有两个:要么屈服于常规军事力量强大的苏联,要么选择自杀性的核报复,而这将导致数亿人死亡。

  报道称,为了能够获得更多选择,美国采纳了“有限核战争”的概念,并开始着手设计专门的“小型”核武器。就这样,美国士兵们开始把原子弹背在身上,时刻准备将它们从飞机上投掷下去,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据称,上世纪50至60年代是核武器设计的黄金年代。洛斯阿拉莫斯科学实验所和桑迪亚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都在致力于把原子弹从4000多公斤重的庞然大物缩小到导弹可以携带的尺寸。导弹专家们则研发出了路基弹道导弹和弹道导弹核潜艇,与战略轰炸机一起被称为“三合一战略核力量”。

  根据多个消息源的叙述,1957年时任桑迪亚国家实验室主任詹姆斯·麦克雷曾表示“对于高性能核武器的滥用将不可避免地造成公共舆论的负面反应”,由于未来的战争将趋向于“无止境的小规模纷争,而不是大规模冲突”,他建议“更加重视可以应用于地方战的小型核武器”。

  报道称,麦克雷的建议为大卫克罗无后座力炮的诞生打开了大门。1958年,美国陆军开始寻找一种仅靠一名士兵就能携带的原子爆破装置,国家原子能委员会想到了非常小型的W-54弹头。使用该弹头的大卫克罗无后座力炮是世界上最小的便携核武器之一。

  同样应用了W-54弹头的“SADM”于1964年被纳入了美国的武器库中。该装置高约45厘米,拥有铝和玻璃纤维外壳。装置的一端形状如子弹,另一端则是直径为30厘米的控制面板。根据军方手册的介绍,该装置的TNT当量在1000吨左右。

  报道称,一旦苏军挺进西德以及其他一些北约成员国,美国特种部队将部署SADM以摧毁敌军的基础设施和物资。不过该装置并不仅限于用在北约盟国,根据很多核历史学家的回忆,美特种部队还准备在华约国家内部使用SADM,破坏敌方机场、坦克集群、防空网络和运输设施,以挫败对手的“入侵”企图。

  为了可以从空中、陆地和海上接近目标,美国“海豹”突击队和陆军特种部队一直接受相应训练。他们可以利用运输机或直升机空降到敌人的后方,有水下作战能力的士兵可以在必要时携带炸弹到达目的地。美国甚至还考虑让特种兵携带核弹从阿尔卑斯山脉滑雪而下,但没有成功。

  并不是所有特种兵战士在最初接触这一装置时就为之振奋的。曾接受相关训练的原特种部队士兵肯·里克特说:“我的第一反应是不敢相信,因为之前我们见过的在二战时期使用的这类武器体积都非常庞大,现在却要我们要把它放在背包里,我觉得他们是在开玩笑。”

  报道称,这的确不是一个玩笑。里克特所在的特种部队经常进行有关在敌后部署核弹的演习训练,从空降敌后、核弹运输、士兵的具体操作,到安装核弹后的撤退等种种细节都已经演练成熟,可以随时行动。

  随着冷战警报的解除,这种“背包核弹”也终于正式退役。美国防部和能源部于1989年正式宣布SADM“已经没有任何实战上的需要”。苏联解体后,美国大量削减了非战略性核武器。

  据报道,曾经属于最高机密的核武器如今已经成了美国吸引游客眼球的一景。凡是前往位于新墨西哥州阿尔伯克基市的美国国家核科学与历史博物馆的游客都可以和曾经装有SADM的容器合影。该装置也从一种非常重要但也十分古怪的核武器变成了冷战的鲜活回忆。(参考消息网 编译/韩超)

【编辑:张海桐】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